“培训+”加出新改变
通讯员 张长荣 尹 婵
新一届政协委员中,老委员不少,新委员更多。采取什么样的培训形式,才能让大家都满意?近日,江北区政协给出了“培训+”模式。
年初刚换届的江北区政协共有委员213名,分别划入提案委、联络委、经济委等五个专委会,同时也被分到全区12个街镇地区委员组。为提升委员履职素质,区政协决定开展委员培训活动。然而,如果采取往届传统单一的专家讲授模式,效果将不甚理想,“老委员不爱听,新委员消化不了,听到的新知识转身就忘了”。
“能不能采取‘培训+’模式,在邀请专家讲授的基础上,各专委会自主行动,通过其他活动帮助委员深化理论知识,让他们能有效运用到履职中去?”江北区政协主席班子达成一致共识:采取“培训+”模式,“知识讲授同学堂,课后深化自发挥”。
在培训中,市政协有关负责人分别就“懂政协会协商善议政,做合格政协委员”“做好新形势下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和提案基本知识,为213名委员作了专题辅导讲座。
精彩发挥却在专家授课后。社法委组织专委会的33名委员走进两江新区鱼复工业开发区,调研复盛火车站和格力龙盛总部经济区项目建设进展;经济委组织61名委员围绕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态势开展座谈,就专委会今年的课题调研和各类协商布置任务;科教文卫委组织老委员与新委员交流履职经验等;委员联络委的委员中,大部分是各街道办主任和各镇镇长,也是地区委员组组长,他们则根据地区委员组的工作推进和近年来的经验与成绩进行交流,清楚了各委员组的优势和不足……
一个小改变,收获大不同。“既听了专家讲授的政协知识,也参与了实地调研。区政协此次‘培训+’模式非常好,希望以后多举办类似培训。”“老委员的传帮带,让我这个新委员学到了好多东西。”“平时工作忙,难得见次面。借这次培训的机会,委员们既相互加深了认识,还各自‘领取’了任务,一举两得。”“我们地区委员组将在学习其他组优点的同时,创新开展各项活动。”……
“‘培训+’模式,效果好几倍。”江北区政协主席刘汉华颇感欣慰,“此次培训活动既让委员们掌握了人民政协理论知识,以及提案和社情民意信息的撰写技巧,还学习到如何深入全区实际正确履职的实战经验,达到了提高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能力和水平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