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政协报数字报纸

国内统一刊号:CN50-0064
微信公众平台:CQZXB999
2017年05月19日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重庆政协报

统战政协
版面翻页
统战政协
02

涪陵:让中医药更好服务人民

本报讯 “配套完善的基础设施,科学合理的功能布局,先进一流的医疗设备,特色鲜明的科室建设,温馨规范的诊疗和预防保健服务……”这是近日涪陵区政协“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专项视察走进该区中医院总部,委员们的见闻。此后,委员们还相继视察了该区有关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服务站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情况,每到一处都感受到了中医药带给人民群众健康服务的便利。

在随后召开的座谈会上,涪陵区卫计委给出的一组数据更令委员们高兴。截至2016年底,涪陵区已建成投用基层中医馆23个,占比达85%,正在建设中的3个投用后,将实现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馆全覆盖;90%以上村卫生室(社区卫生站)能提供3类以上中医药技术服务;全区综合性医院均设置1-2个中医住院科室,床位占比达23%;建成民营中医院11个,床位800余张。

座谈会上,针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建设,委员们展开了热烈讨论。

对于如何加强中医药文化传承和知识普及,振兴中医药事业,文荣学委员建议,要深入挖掘提炼地方特色鲜明的中医药文化内涵,系统实施中医药健康文化传播工程和中医药健康教育行动,加大中医药适宜技术的创新发展和推广应用,中医药人员要苦练内功,提升素质,增强传承、创新和服务自信。

针对有的中医馆没有独立空间布局,且设备不足、功能不齐,洪楸棪委员建议,政府要尽快制定并实施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实施规划,明确具体内容、标准和时间表,预算专项经费,建立完善既能全面开展中医药服务,又能支撑服务能力提升的服务体系。

李朝林委员建议,要以建立系统化、标准化学科为载体,完善中医药扶持激励机制,以提升中医药服务社会价值为导向,坚持引进和培养并重,建立政策引导人才聚集和培养机制,充分释放名院、名馆、名医和优势特色学科对人才的培养和提升功能,实现人才队伍结构优化和稳定。

涪陵区政协副主席杨平提出,全区要上下形成共识,锁定目标,强化并加快推进中医药服务能力构成要素建设,提升全区医疗卫生水平和人民群众健康水平。(袁世文)

录入:徐影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重庆市委员会 地 址:重庆市渝北区红锦大道68号 邮 编:401147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