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政协报数字报纸

国内统一刊号:CN50-0064
微信公众平台:CQZXB999
2017年06月06日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重庆政协报

副刊
版面翻页
副刊
03

与佛有缘

□ 作者 杨莙

大足者,大丰大足是也,而大足石刻无疑是其中最华美最富有的那个注脚,而宝顶山石刻,无疑是大足众多石刻群中,最耀眼的那一处。

从初中一年级的春游算起,如今已是第六次到宝顶,每一次到来,都会忍不住感叹,时间过得真快,一晃又是多少年过去。

时间永恒而人生短暂,人总会在面对一些事物时,感觉到自己的渺小与微不足道,譬如巍峨的山、奔流不息的大河,譬如一站上百年的树、一坐上千年的石,还有,在那些石头上凿下的尊尊石像。

公元1179年,僧人赵智凤返乡,传佛教密宗柳本尊法旨,承持其教,70年里,在宝顶山长约500米、高10余米的崖壁上,组织工匠开凿佛像近万尊,造像内容兼收并蓄,造像题材无一重复,内容前后辉映,每龛每窟多选刻经文、颂词,营造了宏大的宝顶石窟密宗金刚部道场。在70年凿石的钉铛声里,能工巧匠们为中国石窟艺术史上又凿起一座丰碑。

说匠人是奇人、异人,甚至神人,似乎都不为过,诞生于一双双神异奇巧之手的石像,面目慈祥的,眼神中的爱与温柔足以融化坚冰;面相狰狞的,眼神则如刀似剑像戟,会惊得你的心猛地一个趔趄。

进过圆觉洞的人怎会忘记那里?如果将人们的“啧啧”之声汇集,那必将澎湃成惊叹的汪洋。数十尊造像雕刻之逼真精细,让你觉得,那衣衫,那飘带,那一道道细致入微的褶子,哪里是石头凿得,分明是天上的织女用丝缎所裁,轻盈、飘逸,仿佛只要有一缕风过,便可摇漾起伏。

还有千手观音。我第二次来到宝顶时已参加工作,面对那片石刻森林,不再是刚上初一时那个跳跳蹦蹦的猴儿,一双不再图看个热闹的眼睛与千手观音像相遇时,立刻变得呆痴。那么多手,怎么会有那么多手?一千只啊,从观音身体的两侧和头顶上方,或伸开、或屈起,精致而圆润,如孔雀开屏,如莲花盛开,看得人眼花缭乱。满目的金碧辉煌让人眩晕,所以,即使动用大脑词汇库里所有的储存,也无法描述那尊千手观音带来的视觉以及内心的冲击。我愿意相信,那些初见千手观音像近乎目瞪口呆的仰望姿势,已超越宗教。美,拥有征服一切的力量。

还有还有,吹笛女的娴静,养鸡女的欢喜,牧牛人的惬意……

当然可以说这些石像栩栩如生,但,只是栩栩如生就可以了吗?或站或坐或卧的他们,血脉畅通,血肉停匀,难道不是,已活过千百年并且继续活着的生命?

虽说登上宝顶已是六次,不过别说六次,便是六十次,大概也仅仅限于观光,我能够探寻到的,终究不过是这座山的皮毛而已。

下山时又路过那面刻有“与佛有缘”的石墙,每一次,都会在这几个字前留个影,从少年到中年,或者,还会到白头。

山门外,遇上一群正为一年一度的香会节做准备工作的人,“上朝峨嵋,下朝宝顶”,过几天,八方香客就将以浩荡之势汇集于此。香会节,和这些年时兴的这节那节差不多吧?谁谁搭台,经济唱戏。

于是问,你们的香会节举办几届了?他们微微一笑,说,838届。

录入:徐影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重庆市委员会 地 址:重庆市渝北区红锦大道68号 邮 编:401147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