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立区 低碳建城
—— 黔江拓展绿色环保新动能
黔江位居武陵山腹地,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区。遵循重庆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生态保护成为地方经济社会繁荣发展的主题。
绿色耕耘
围绕“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这条主线,黔江大力实施“面上保护,点上开发”,通过大规模土地整治,仅一年就圆满完成并验收区级土地整治项目3.15万亩,新增耕地4379亩,超过目标任务9%。该区全面推进林草植被保护与建设项目,实现全方位根治水土流失面积20平方公里,完成退耕还林工程3万亩,被评为“全国退耕还林先进区”。根据“适地适树”的原则,该区精心栽植杉木、银杏、脆红李、猕猴桃、枇杷等林木果树200多万株,并组织开展近30万人次参加的大型义务植树活动,种植桂花、桤木、黄花槐等苗木122万余棵,折合造林面积上万亩,大面积增加森林碳汇,已建成天然林保护区125万亩,全区森林覆盖率提高到53.4%,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数十万吨。
城在林中,林在城中。仅2016年黔江就新增建设项目配套绿地15000平方米,完成湿地恢复与保护造林柏木1380亩。该区依托阿蓬江沿线自然生态、观光农业、美丽乡村等优势资源,按照“一江两岸三带六园两馆”规划布局,打造全长25.6公里,占地10.4万亩的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区;凭借独具一格的峡谷峡江特色景观,构筑山青水秀的峡谷公园、酉阳山公园、西山公园和阿蓬江国家湿地公园。园是一座城,城是一座园,黔江早已同绿色生态结下了不解之缘,这里曾被联合国环境基金会评为“绿色中国·杰出绿色生态城市”。
低碳推清
如果说绿色是生态的姿色,那么低碳便是环保的标杆。为加快建设生态宜居家园,黔江大力推进“低碳国土”模式,全面实施城市环境“推清”、农村面源污染防治、水源水域保护三大工程,拓展生态循环经济,确保碳排放量大幅缩减。该区通过加大畜禽养殖废弃物和农作物秸秆综合循环利用,为山区农村提供清洁生活能源,沼液被广泛用于浇灌果林和农田;全区90%以上的适宜地区配套建成近10万口沼气能源工程,相当于每年节约标准煤13.8万吨,替代薪柴9.2万立方米,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6.1万吨。“盈盈碧水、朗朗蓝天、悠悠青山”,目前,该区已经完成35个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成功造就国家级生态村1个、市级生态乡镇5个、市级生态村50个、区级生态村上百个。
结合开展争创国家卫生区和全国文明城区的“两城同创”活动,黔江全面实施城市推清工程。2016年,该区完成商贸经营户改换清洁能源107家,餐饮油烟治理113家,取缔800余家商户燃煤炉具1200多个,推广新型油烟净化车42台;完成36座加油站油气回收整治,淘汰黄标车、老旧汽车799辆;确保基本无煤社区6个,基本无煤场镇3个,城市高污染燃料禁区范围已扩展至9.7平方公里。去年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48天,同比增加6天。
期盼已久的页岩气新能源工程正式开钻,成为黔江无烟工业和低碳经济发展的一大亮点。该区已开启独树一帜的环保产业园,对所有重点企业实施全面技术改造和环保整治,不仅使单位GDP能耗下降了20%以上,同时工业固废处置利用率、矿产资源综合回收率均达到60%以上,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工程已开始登场,黔江传统地方产业的转型发展已经跨上新的台阶。
黔江区政府还成立了低碳经济领导小组,聘请奥地利国家技术研究院对新城建筑及市政环境设施进行低碳设计,努力提高城市低碳化水平和宜居程度,从而实现“城市靓区”的发展蓝图。这个荣膺“中国清新清凉峡谷城”的市级环境保护模范区,成为重庆唯一的“全国低碳国土试验区”。(荣 荣)
美丽的黑溪梯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