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贫困群众的“心灯”
黔江区政协助推电力保障能力建设
本报讯 “要加快电力重点项目建设进度和农村电网改造步伐,切实保障高寒贫困地区人民生产生活用电,点亮贫困群众的‘心灯’,让老百姓彻底告别‘黑灯瞎火’时代。”近日,黔江区政协召开四届二次常委会,专题视察协商全区电力保障能力建设,为电力助推经济发展和脱贫攻坚建言献策。
“十二五”以来,在相关职能单位的共同努力下,黔江电网严重落后状况正在逐步改变,目前基本形成了以220KV变电站为核心、110KV变电站为中心、35KV及10KV变电站及线路为骨干,遍布全区的供电网络。与会常委认为,虽然全区电力保障能力得到有效提升,但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建设渝东南中心城市、武陵山重要经济中心的目标还存在差距。“城区绝大部分变电站运行时间过长、设备陈旧,调度运行方式不灵活,检修停电时间较长;农村线路没有完全形成环网,大面积停电的风险仍然很大,给农村产业发展和生产生活带来极大不便。”现有网络构架不尽合理、供电可靠性差、电力走廊规划滞后等问题不容忽视。
“加快建设500KV变电站是提高全区电力保障能力的根本所在,建议区政府向上专题汇报,加强与相关部门、国市供电公司的衔接,尽快实质性启动前期工作,力争在2018年开工建设,‘十三五’末投入使用。”常委们积极呼吁制定电力走廊规划,确保各类电力线路建设有章可循,尽力避免与长远规划的其他重大项目发生冲突,避免重复建设投资。
“区政府要进一步指导两家供电企业积极参与电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用户收益、供电企业健康发展的双赢目标。责成相关部门尽快调整完善园区标准化厂房供电管理体制,切实降低企业生产成本。”黔江区政协主席夏于峰建议区政府要全力支持电力建设,加强对供电企业领导,帮助电力企业解决具体问题和困难,确保各类电力建设项目按计划实施;要完善管理运行机制,进一步加强对供电企业的统筹协调,整合资源,促进良性竞争,避免重复建设投资。(郑友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