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良快:用信念做品牌
◆ 重庆市政协委员、民建会员
◆ 重庆小林被服有限公司董事长
◆ 重庆浙江商会常务副会长
林良快,1967年出生在浙江温州瑞安马屿。16岁他便离家闯荡,先后辗转深圳、广州、武汉等地,1992年来到重庆,经过20多年在渝打拼,现已是重庆小林被服有限公司董事长、重庆浙江商会常务副会长、重庆市政协委员。
20多年来,他不仅看着自己的企业发展壮大,也见证着他的“第二故乡”重庆的日新月异。
(一)
1992年,已经在广州、深圳等地依靠被服产业起家并闯出一番事业的林良快,在一次回乡探亲期间,与老同学千叶眼镜创始人叶定坎相聚。当时的叶定坎已在重庆打拼5、6年,基本站稳了脚跟。叶定坎向老同学介绍起了重庆。“他说重庆的人好,耿直又善良,而且又是大城市,人口多市场大,建议我去看看。”林良快说,当时南方才刚刚被改革开放的曙光照亮,但深圳的被服行业竞争日趋激烈,市场已经相对饱和,老同学的建议让他有了一丝的心动。
于是,在当年年底,林良快便准备了100床被子,准备到重庆打探一番。“那时候交通不方便,老家温州还没有火车站,要转到金华才能坐上前往重庆的列车。”第一次前往重庆经历的48小时漫长硬座车程让林良快记忆犹新,“下车后双腿都肿了!”不过,吃惯了苦的他并不在意,忍一忍便很快奔向了重庆的市场。
当时,林良快直奔重庆最牛的两家百货公司——重庆百货和商业大厦,毛遂自荐起自己的被服产品。要知道,回到7、8年前,10多岁的林良快第一次独自到广州上门做推销时,还没走进百货公司办公室,脸就涨得通红,手心的汗水把被单样品都浸湿了。然而,就是凭着一股韧劲儿,他逼着自己经受住了磨炼,渐渐变得自信,也才有了足够的勇气来到重庆。虽然在重庆的毛遂自荐也并非一帆风顺,但林良快的自信和坚持最终为带到重庆的100床被子找到了接手方——两路口百货公司和会仙楼商场。“别人也是答应试着卖卖,我就把1万多元的货品留下了,暂时离开重庆回到了深圳。”
一个月后,林良快怀着忐忑的心情,拨通了重庆两路口百货公司办公室的电话。不料,电话那头的回复让林良快喜出望外:“你也是哟,电话都不留一个,那批货不到一星期就卖完了,我们到处在找你拿货。”闻此,林良快赶紧补发了货品,并再次来到了重庆。这次,他深入走访了重庆的市场,发现本地的被服产品色彩、花型都很单一,难怪自己带来的产品如此受欢迎。看到巨大的市场商机后,林良快果断决定转战重庆市场。
(二)
迅速处理完深圳等地的生意后,林良快毅然来到了重庆。
他至今忘不了初到重庆生活的日子。“我和弟弟在江北租了一间60多平米的小屋,既当寝室,也做办公室,更是仓库。累了,就在纸箱上睡,随着进货发货数量的变化,每天纸箱的数量也不一样。所以,一年多的时间,我们睡了无数高低不同的‘床’。”
“只要坚持,哪怕脏和累,也值得。”就这样,林良快慢慢融入重庆,开始了新的工作和生活。
林良快还记得,刚来重庆时,饮食也很不习惯。“以前我一点辣不吃,到重庆后,感觉所有菜都带着辣味。”不过,适应能力超强的他,很快接受了这种火辣的味蕾感受。“现在我是无辣不欢,每次出差回来第一顿必吃火锅。”重庆的方言他也只用了一两年就能听会说了。
“重庆人不排外。”林良快越来越喜欢重庆,也下了扎根重庆的决心。
1993年,随着市场的拓展,林良快在重庆的被服生意逐渐红火起来,于是,他在重庆注册了自己的公司——“小林寝饰”。
1994年,他将家人接到了重庆,帮着自己一同打理生意。他的大女儿当年也在重庆出生,“现在,她对外都称自己是重庆人。”时隔1年,林良快更是将自己的户口迁到重庆,真正扎根下来,成为了“重庆人”。
“直辖20年来,重庆的城市环境越来越干净整洁,各种建设让人惊叹,交通更加四通八达,城市也因此变得更加开放和包容。”林良快说,除了喜欢,选择扎根重庆还少不了他作为商人的敏锐眼光和超前意识。
在“小林寝饰”20多年发展过程中,林良快越来越坚定当初的选择。“重庆的老百姓在成长,在改变,如大家的消费观念都变得更加理性,需求变得更加丰富,我们的企业也在发展进步,产品更加丰富,质量更加求精,不断满足着更多层次的消费需求。”
(三)
扎根重庆后,林良快不仅是重庆发展的见证者,更是一名参与者。
作为企业家,林良快在不断发展壮大着自己的企业,目前,已为150余人解决了就业。他还积极参与扶贫济困,每年至少会捐赠1000床棉被给困难群众。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林良快通过多年的奋斗打拼,结合自身的经验,他认为扶贫济困除了为困难群体提供物质帮助,更需要观念、思想、能力上的帮助。
近年来,他亲自带领团队,帮助贫困大学生或有志青年等积极投身创新创业。“我会先将我的经验和方法传授给他们,然后再为他们提供前期货源等帮助。通过让他们先就业,学习经验本领,再创业,以提高创业成功机率,真正帮他们脱离贫困。”直辖后已连续担任三届重庆市政协委员的林良快,通过自己的提案、社情民意等,仍在持续关注并建言中小企业、青年群体创新创业等问题,“政府还应给予创新创业者更多的支持。”“政府可以扶持一些有历史有影响的本土品牌,把重庆的品牌推向世界。”他表示,自己作为重庆的一份子,今后也会继续做好本职工作,把更好的产品、更多的实惠提供给重庆的老百姓。“我希望将小林做成一个百年老店,让自己与重庆共同成长。”
为了“第二故乡”重庆未来更好地发展,林良快还建议,今后要更加充分地发挥重庆的地域优势,保护好重庆的山水资源,让重庆更宜居,“吸引更多像我一样的外地人留在重庆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