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政协报数字报纸

国内统一刊号:CN50-0064
微信公众平台:CQZXB999
2017年07月07日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重庆政协报

要闻
版面翻页
要闻
01

精准“去降补” 激活新动能

—— 市区政协委员聚焦工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本报记者 凌云

“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要用新的动力源对冲下行风险,就必须加大供给侧改革力度,促进工业企业创新发展!”今年1月17日,市政协四届五次会议大会发言现场,刘祥全委员代表市政协区县政协工作联络委大声疾呼。

作为国家老工业基地之一,以制造业为核心的重庆工业在国民经济中一直具有重要地位。虽然经过多年发展,重庆工业已具备实现更高水平发展的条件,但与建设国家重要现代制造业基地的目标仍有较大差距。

近期,市政协区县联络委与市政协委员永川组联合调研时发现,长期以来重庆经济增长主要通过需求侧改革实现,重点强调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对经济的拉动作用,“虽然当前需求端的刺激仍在持续,但是收效并不佳”。

如何在当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背景下促进重庆工业企业新发展?市政协吹响了建言“集结号”,群策群力,积极为之把脉支招。

去产能,让“僵尸企业”停止“吸血”

工业企业要实现创新发展,首先要优化供给结构,化解过剩产能。市政协委员、市政协区县联络委专职副主任吴建华认为,当务之急应进一步锁定行业,制定政策,加大力度调整淘汰高耗能、高污染、高危险、低效益的企业、产品和工艺,清点、盘活“僵尸企业”和空壳公司资产,去除无效供给。

言及“僵尸企业”处置,不少政协委员均有共鸣。来自江北区、沙坪坝区、长寿区的程建洪、甘玉梅、王正伟等委员一致认为,处置好“僵尸企业”是当前去产能工作中的关键一环。他们建议多措并举清理处置“僵尸企业”,把“僵尸企业”按形成的途径、“僵尸化”程度、“僵尸化”方式等进行分类,对不同类企业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方法。

“在清理过程中,特别要注意企业劳动者的权益保护与妥善安置。”委员们还强调,要有效解决“僵尸企业”职工安置、金融风险防控、维稳等社会问题,保障破产等程序顺利推进。

降成本,助企业轻装前行

“按照节约集约用地原则,坚持保持用地成本的稳定,实行工业用地弹性年限出让。”刘祥全建议灵活用地方式,采取长期租赁、租让结合、先租后让等方式使用土地,“例如一般工业项目最高出让年限为20年,对经认定后的重点工业项目最高出让年限可延长至50年”。

为了进一步增强工业发展活力,市政协区县联络委还建议,要在全面落实国家出台的各项降低工业企业税费政策的基础上,对地方操作权限内的有关税费、价格等政策进行研究测算,按照有利于降低企业负担的要求执行。同时,积极探索建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机制,并适当降低最低工资标准增幅,降低社会保险费率等,确保重庆工业企业更好地轻装前进、快速发展。

民盟重庆市委也在关于化解民营制造企业困境的提案中强调,要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进一步清理并取消部分涉企收费,特别是一些“红顶中介”的乱收费问题;进一步提升联合审批效率,推行“一家审批,多家备案”。

补短板,创新释放新动能

在解决好工业产能过剩的同时,怎样增加有效供给?委员们给出的一致答案是:创新驱动,补齐短板,释放新动能。

“优化供给结构,就是要促进工业高端发展。”吴建华说,要聚焦各主导产业的产业链“短板”领域,根据市场需求指导企业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进行设备更新换代、质量品牌提升、智能制造、绿色制造和服务型制造。他建议重点围绕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确立重大科技攻关、成果转化和示范应用项目,制定强有力的扶持政策,促进适合市场需求的创新项目早日批量化生产和应用。

对此,北碚区政协委员陈云深有同感。他认为,应切实推进科技创新能力培育,进一步优化推进创新能力成长的优惠措施,积极鼓励企业之间、企业与科研院所之间开展联合研发和委托研发,整合和充分发挥创新资源,建立起优势互补、资源和效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科技创新模式。

后记:6月30日,记者从市政协区县联络委获悉,由《关于促进我市工业企业创新发展的建议》大会发言转化而成的重点提案,已于近日办结。提案主办单位市经济信息委表示,将把委员建议积极融合落实到具体工作中,深入推进去产能,持续降低企业成本,着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并将强化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不断优化企业创新发展环境。“提案办理成效明显,我们很满意!”吴建华高兴地说。

录入:徐影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重庆市委员会 地 址:重庆市渝北区红锦大道68号 邮 编:401147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