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阳行
云之阴,巴之阳。关于云阳县名二字的出处,查遍手中已有的资料,都没有权威的解释。有一种解释是云阳山谷纵横,冬秋季节多云雾多雨水,故云阳意为太阳常隐蔽于云之下者也。这仿佛有点望文生义之嫌。云阳挂“阳”字的地方很多,诸如岐阳、高阳、路阳、大阳、巴阳等。一个县这么多与“阳”字相关的地名,这是个很奇特的现象。
其实这些都是题外话。重要的是古代的云阳人和现代的云阳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忠勇善良,锐意进取。
一个张飞庙,其内涵就是表现了古代云阳人的从善本性。不是么?张飞被其麾下张达﹑范疆谋杀,并领首级去投奔孙权,中途闻吴蜀讲和,故将张飞头颅弃于长江。有云阳渔人夜得张飞托梦,梦见一满身血污的将军自称是蜀国大将张飞,将随波来此。次晨渔人来到飞凤山麓江边撒网,竟得张飞头颅,于是将其埋葬于飞凤山麓。后来,乡人在获头颅处立祠修庙,祭祀这位蜀国将军。还有一说是渔人在打捞张飞头颅时,意外捞起一坛金子,于是用此金修了张飞庙。不论哪种说法,都说明了云阳人的善良厚道之品德。如果不是云阳人的善良厚道,今天的张飞庙也许不在云阳而在别的地方了。
在三峡工程迁建中,云阳的决策者们很具有前瞻性和大气魄。云阳的滨江公园、月光草坪的设计和规模在库区县一级城市屈指可数。在县城中心地带,拿出上千亩面积来建公园和草坪,增加城市的绿地面积,增加市民的活动空间,提升城市的竞争力这是需要有远见卓识的。
作为一个奉节人,对云阳旅游产业的发展速度,我只能用“惊人”二字来形容。如龙缸景区不仅被授予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地质公园等封号,还被游客誉为长江三峡最后的“香格里拉”,被户外爱好者誉为重庆版的“小华山”。此外,云阳人还在龙缸景区建成了号称世界第一的玻璃廊桥,开发了大安洞溶洞景观。今天的龙缸景区已是集天坑、峡谷、溶洞、高山草场、森林、游船、土家风情,自然与人文景观于一体的全域大景区。
龙缸,我说不上多少次和你牵手。但对你的认识是不同季节不同天气有不同的魅力,所以来龙缸一定要在不同季节,不同天气多来几次,才能感受龙缸变换的美,流动的美。
去年四月我参加了《人民文学》、云阳县人民政府主办的全国著名作家走进龙缸采风活动。四月的龙缸春雨霏霏,烟雾蒙蒙,龙缸犹如披上了神秘的面纱,你越是想躲避春雨,越想走近他触碰龙缸男人般的强健,越想走近她抚摸龙缸女人般的柔美。
龙缸,作为自然景观,她被云阳人赋予了形象化的文化内涵。爱情是人类永恒的主题,龙缸把这一主题演绎到了极致。比方半月包,爱情天地,问情崖,牵手栈道等。
在大安洞,我并不为亿万年千奇白怪的钟乳所震撼,而是被大安洞口残存的近代民居遗址所感动。据介绍,这里原来住着两户农民,直到1982年才搬离。门前门后,悬崖峭壁,他们要靠攀援悬崖才能出行,才能与外界交流,生存繁衍何其艰难!更可贵的是,在这里还保存了他们战天斗地的精神写照。在残存的墙壁上至今还留有“向穷山开战,向荒山要粮”的标语。
云阳人正是用这种不屈的精神在建设新云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