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政协报数字报纸

国内统一刊号:CN50-0064
微信公众平台:CQZXB999
2017年08月04日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重庆政协报

评论
版面翻页
评论
04

“将改革进行到底”需要共同发力

□ 作者 单士兵

最近,《将改革进行到底》上演了收视奇迹,这部大型政论专题片能够热播,原因在于聚焦全面深化改革,让人们产生了强大的同理心与共鸣感。

从第一集的《时代之问》,到第十集的《人民的获得感》,这部政论专题片深刻回答了全面深化改革“为什么改”“往哪儿改”“为谁改”“怎么改”“如何改到位”等时代关切,把内容聚焦在“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把改革价值定格在要为人民群众带来真真切切的“获得感”。看完此片后,人们进一步固化这样的时代共识——“人民需要改革,改革为了人民,改革在人民心中,人民是改革的主体”。在纷纷为改革点赞的同时,人们也清醒地意识到,改革未有穷期,中国仍在路上。正如剧中所言:“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而今天的长征路,就是必须将改革进行到底!”

这就要求,每个人都要拿出切实行动,共同发力“将改革进行到底”。这就必须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必须积极传播改革文化,以创新精神提振改革攻坚信心;必须要争当改革促进派,做工作中的实干家。

助力改革,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做政治上的明白人

全面深化改革,只有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才能将“顶层设计”和“基层探索”二者有机结合。党的十八大以来,正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目标,并在总目标下明确了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等深化改革的目标。中国的改革取得了一个又一个成功,实现了一个又一个突破,这都是中国共产党正确领导的结果。随着改革进入深水区,要想取得新突破,就必须旗帜鲜明地讲党性,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持党的领导,维护中央权威,站稳政治立场,把准政治方向,对党绝对忠诚,始终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做政治生态“护林员”。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保证改革的连续性、系统性和正确性,将改革进行到底。

助力改革,要积极传播改革文化,以创新精神提振改革攻坚信心

全面深化改革,需要改革文化滋养时代人心,形成推进改革的源头活水。《将改革进行到底》这部政论专题片,讲述改革故事、刻画改革人生、洞察改革原理、传递改革价值、固化改革信仰,无疑将有助于形成强大的改革文化基因。“宁可死在改革的路上,也不死在成功的基因里。”俞敏洪在强调要更换整个新东方发展基因时曾这样说。改革进行到今天,好吃的肉都吃掉了,剩下的都是硬骨头。这时候,在过去一些领域改革的经验,面对新问题新挑战,也要进行升级。要将改革进行到底,就必须倡导创新精神,进一步释放每个人在拥抱改革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将改革的文化基因植入到每个人、每个单位组织、每座城市以及整个国家的血液中,这样才能不断提振改革信心,不断打破旧的思维模式、利益格局和体制机制,来突破改革可能遭遇的“肠梗阻”,将改革进行到底。

助力改革,要争当改革促进派,做工作中的实干家

“要引导大家争当改革促进派,着力强化敢于担当、攻坚克难的用人导向,把那些想改革、谋改革、善改革的干部用起来,激励干部勇挑重担”“建立健全改革容错纠错机制,形成允许改革有失误,但不允许不改革的鲜明导向。”一边呼唤改革促进派,一边健全改革容错纠错机制,这都清晰表明了中央的改革决心和用人导向。改革蓝图绘就,改革决心坚定,最需要的,就是人人争当勇于开拓、不畏艰险的改革促进派,做工作中的实干家。为此,就要在战略部署上“扣扣子”,始终把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作为做好各项工作的总遵循,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在战略部署上坚决对标,确保扣正扣好每一粒扣子;要在责任履行上“担担子”,进一步强化领导干部履职担当,做各项工作的先行者、推动者和落实者;要在工作落实上“钉钉子”,对各项改革任务一件一件抓好落实,一个节点一个节点向前推进。只有争当改革促进派,做好改革实干家,把各项工作落细落小落实,才能确保将改革进行到底。

(转载于2017年8月3日《重庆日报》第11版)

录入:徐影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重庆市委员会 地 址:重庆市渝北区红锦大道68号 邮 编:401147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