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夺人才更要留住人才
□ 作者 翁小荔
今年,全国大学毕业生数量高达750万人,“95后”大学生将集中进入人才市场。趁着高校最密集的北京、上海户口收紧,成都、武汉、长沙等一些“新一线”城市纷纷提供宽松的落户政策、就业创业激励、优惠的住房政策、现金补助等等,开出各种诱人的筹码争夺人才。
电影《天下无贼》有一句经典台词:“21世纪什么最贵?人才!”事实看来,一点也不假。如今,全国多个城市为了留住与吸引大学生,可谓是使出了“洪荒之力”。送钱、送户口、送房子……出台优惠政策吸引大学生,目的是优化创新资源配置,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下好“先手棋”的同时,增强可持续发展的后劲。从这个意义来说,是无可厚非,值得肯定的。然而,我们看到的事实是,不少城市花大力气引进人才之后,但由于缺乏人才培养机制、科研条件支撑力不足,最终仍留不住人才。
水满则溢,过犹不及。我们并不否认城市引进人才,产业转型升级,城市创新发展,不是有了一张“蓝图”就可以实现的,而是要通过人实实在在干出来的,因为所有规划的实现都离不开人的因素,特别是高素质人才。但是,这样的“狂热”需要降降温。一座城市如果只在“引才”上发力,而不是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花在营造尊重知识、崇尚创新“成才”环境、培养战略新兴产业“孵才”上,引来的人才永远无法走远。
送钱、送户口、送房子虽好,但对优秀人才来说,广阔的发展空间才是最有吸引力的。与其绞尽脑汁“抢人”,不如练好发展“内功”,为人才提供成长的空间与机遇。有了“人才磁场”,大学生自然蜂拥而至。
录入:徐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