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云之阳
天下奇山异水,尽撷精华,各呈精粹,统一拢到此地——在云之阳:鬼斧神工的龙缸,神奇莫测的龙洞,独解风情的映月洞,藏龙卧虎的老鸦峡,暮鼓晨钟的黄陵峡,阅风沐雨的老寨子,一碧万顷的岐山草场,奇峰林立的长滩河,凝脂蓄玉的盖下坝湖,石径斑驳的岐阳关古道遗址,连缀岁月的蔈草古长城……
以一口缸为标志的连片风景区,为什么在云之阳呢?山有阳坡阴坡,云有阳面阴面,这方阳光充足,这方满目生辉,这方人气兴旺,这方风头正劲!只缘这方风景太奇,太绝,太多,太广,满实满载的了,何不把一口椭圆形的“天下第一缸”搬来,满满盛着,啊不,深深藏着,让天下有缘人,寻宝者,旅行客,美游家,集中到此一走,一观,一听,一想,然后齐刷刷一恋,一迷,一醉,一留,岂不美哉!岂不快哉!
无奈在云之阳,光线再好,那龙缸也是深不见底,奥妙难测的啊。据说曾有山民下到底部,缸底有森森草木,在世人眼皮子底下自由生长;有深深溶洞,通向未知的地方;有浅浅阴河,各色鱼鳖暗中繁衍;有翻飞岩燕,倒挂蝙蝠,游走蛇蝎,随意出入于各霸的领地。据说更有神异之物——龙!大约这龙缸才是龙王爷户口所在的常年栖身之地吧,那传说中的东海龙宫只不过是它的旅行驿站,要不然为何彼处涛飞浪卷若干年其实无人见到过它的踪影?不过考证这一切都是在云之阳的大背景下,个中缘由已经转入仍未可知的缸底,转入在云之阴的玄妙之处去了!
唯其在这个意义上,所谓风景才有秘密可言,才有魅力可言,才有价值可言,才有永恒可言。天下游人不是永远在探险,探幽,探求,探秘,不是永远在访古,猎奇,揽胜,溯源么?那么在云之阳,一口深度位居中国第三、世界第五的天造地设的大龙缸,当可以作为你的首选。
然而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自然也就没有不漏气的缸。经年历月,天长日久,那深藏不露的龙缸也许在云之阳晃花了眼,也许地处花花世界分了心,眼窝有些深陷下去,待在这纯粹的大自然环境里开始有了些懈怠,有了些疏漏,一不小心东一处西一处地泄了密——
——龙缸旁边的悬崖上有个大安洞,洞口硕大无比,洞内深邃莫测,原以为是与龙缸无关的哩,谁知那洞起先被樵夫开出的小径暴露了痕迹,后来被人工修筑的观光栈道走漏了风声——大安洞原来是龙缸藏在地下的一个漏洞,那龙缸在大山肚腹里沿此通道竟在暗中走“秀”哩,你看挡不住的秀色从洞口冬天暖暖地夏天凉凉地沁透了游人的心扉!
——龙缸脚下是狭长幽深的长滩河,早年小溪蜿蜒,乱石密布,常人很难进入,因而那根突兀孤立的石笋从龙缸高高远远地朝下看,像是一根小葱栽在盆景里,毫不起眼。近年修建盖下坝水库,那峡谷溪水陡地涨起来,形成了宽阔的湖泊,乘船唿唿啦啦地驶近石笋,仰头近观,天哪,那龙缸露出来的“雄”坚挺地直立起来,举向云天,犹如一根标杆,骄傲地给下方的人看,给上方的天看!
——龙缸紧连着岐山草场,那是一块无边无沿,看似不太平顺,安排却错落有致,在天地间飘飘悠悠的绿地毯。青幽幽的风,青幽幽的云,青幽幽的草,青幽幽的树,撩拨得游人的心情也青幽幽的想泛绿,想含苞,想发芽。渝东边地的大片绿草漫呀,漫呀,肆无忌惮地漫到鄂北去了,于是龙缸景区那随意溜出来的“幽”,那无所不在的“幽”,于不经意间就静悄悄地凉沁沁地毛绒绒地不留缝隙地抹平了省界,抹平了远近游人折皱的心境。
——龙缸这风景是拿给人近观的。循着缸沿的栈道,伸长脖颈朝前看,朝下看,朝外看,朝里看。险是险了,奇是奇了,可难为了一些年老的人,恐高的人。远远近近地来一趟,不容易呀,心生恐慌又心有不甘,让人挡着扶着也要走上去看看。可谁料到,龙缸这风景也是拿给人远观的,距离产生美,谁这么聪明地设计修建了便于远眺的悬挑玻璃云端廊桥?在云之阳,丽日晴空,身子悬浮,目光炯炯,视线放平或是放低,看得你真真切切,又有点儿胆战心惊,那眼前风景日后就肯定是天下无双刻骨铭心的了。龙缸之“奇”,龙缸之“险”,尽在这观景之景本身,尽在这观景之人本身,人与绝景,构成了天下绝佳的风景。大约,这才是风景的真谛罢?对于这一点,龙缸本身始料未及,可是龙缸旁边的人想到了,做到了。
这一缸精华版的绝妙风景,以在天下人意料之中,又出乎天下人意料之外的独特角度,祭出一张自己的王牌,尽显其秀,尽显其雄,尽显其幽,尽显其奇,尽显其险,真可谓煞费苦心。着意雕琢却又不着痕迹,信手拈来却又顺理成章,大约这就是顶尖级旅游景区打造的规律罢?我想,对于世人来说,在云之阳,在缸之侧,除了观之不尽揽之不竭的眼底风景,更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心上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