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政协报数字报纸

国内统一刊号:CN50-0064
微信公众平台:CQZXB999
2018年06月05日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重庆政协报

春秋
版面翻页
春秋
03

熊十力的 “狮子吼”

□ 作者 熊少华

著名哲学家、新儒家开山祖师熊十力的狂傲在近现代学界是出了名的。少年时代他就口出“狂言”道:“举头天外望,无我这般人。”令其父兄邻里大为诧异。人到中年,自恃学问精进的他又言他人所不能言:“当今之世,讲晚周诸子,只有我熊某能讲,其余都是混扯。”

熊十力原名熊继智。“十力”本是佛家术语,专指如来佛祖的十种智力,他以十力为号行于世,也纯属性情使然。

抗战爆发后,熊十力并没有随北大的队伍南迁去昆明,而是先回原籍湖北黄冈,继则入川,任教于马一浮主持的乐山复性书院,讲授宋明理学。后因与马一浮先生学术见解及性格不合,投奔梁漱溟在北碚的勉仁书院。勉仁书院就在北碚5公里外的金刚碑。

嘉陵江三峡乡村建设实验区区长、北碚管理局局长卢子英乃卢作孚胞弟,深知熊十力的意向,便拿出一个书屋给熊十力筹组中国哲学研究所。但此屋条件简陋,家徒四壁,惟一桌一椅而已。正是在如此条件下,熊十力在正月起草,当年秋冬完稿,写出了三十多万字的《读经示要》。

军旅出生的徐复观是熊十力的弟子。1943年,徐复观受到器重,成为蒋介石高级幕僚,正所谓春风得意。他偶然读到了熊十力所写的《新唯识论》,大受启发,仰慕之余欲拜熊十力为师,致力于圣贤之学。得知熊此时正在重庆,于是他立马给熊十力写了一封信去,以表企望之怀,也作为一种投石问路的试探。不久,熊十力便回信,批评徐复观字迹潦草,心思不静,没有诚意。徐复观见状,就立即回了一封信道歉。经过几次书信来往,熊十力约徐复观来勉仁书院见面。

徐复观身着戎装毕恭毕敬,在金刚碑勉仁书院首次拜谒熊十力先生,向他请教应该读什么书。熊要他读王夫之的《读通鉴论》。徐说先前已读过。熊即不悦,说:“不能再读吗?”过了一段时间,徐复观再去见熊十力,说自己已经再次读完了《读通鉴论》。熊十力问:“有点什么心得?”徐复观便说出许多不同意原书的地方。徐复观未说完,熊十力便怒声斥骂:“你这个东西,怎么会读得进书!任何书的内容,都是有好的地方,也有坏的地方。你为什么不先看出他好的地方,却专门去挑坏的。这样读书,就是读了百部千部,你会得到书的什么益处?读书是要先看出他的好处,再批评他的坏处,就像吃东西一样,经过消化而摄取营养。譬如《读通鉴论》,某一段该是多么有意义;又如某一段,理解是如何深刻;你记得吗?你懂得吗?你这样读书,真太没出息!”熊十力的这一骂,骂得徐复观目瞪口呆。脑子里乱转:原来熊十力骂人骂得这样凶!原来熊十力读书读得这样熟!原来读书是要先读出每一部的意义!

徐复观曾经回忆道,熊十力骂他的话,就像一剂药,让他“起死回生”,让他知道做人不能聪明自负。此后,徐复观便用一生的时间来钻研读书,终成一代学宗。

熊十力的另一个高足牟宗三,也有近似的感受,回忆熊“直对着那纷纷攘攘,卑陋尘凡,作狮子吼……我当时好像直从熊先生的狮子吼里得到了一个当头棒喝”。可见牟、徐皆为熊氏不可一世的气势压住,而拜倒门下。

世之所谓狂大致有两种,一种是无知而傲慢的狂,另一种则是饱学而睥睨无知的狂,熊十力当然属于后者。

录入:徐影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重庆市委员会 地 址:重庆市渝北区红锦大道68号 邮 编:401147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