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政协报数字报纸

国内统一刊号:CN50-0064
微信公众平台:CQZXB999
2018年06月29日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重庆政协报

要闻
版面翻页
要闻
01

用创新导航新媒体发展

□ 本报记者 程卓

近年来,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网络电视、数字报纸等新的媒体形态不断涌现,传播格局正面临深刻变革。加快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在内容、技术、平台、终端等方面的融合发展成为我市新媒体创新发展的突破口。6月22日,市政协文化艺术界委员前往重庆广电集团、华龙网集团、重庆日报报业集团实地调研,围绕“我市新媒体创新发展情况”开展界别协商。市政协副主席吴刚参加。

通过实地调研了解到,我市新媒体创新发展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多业态发展的新格局、百万级用户活跃度、新媒体覆盖数8480万人……让委员们感叹移动传播矩阵的强势劲头。据市文化委负责人介绍,重报集团建成了全媒体互通共用的“中央厨房”技术平台,实现“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端传播”,形成“移动端讲快、PC端讲全、报纸讲深”的及融合有错位的发展格局;重庆广电集团整合现有的广播、电视、网络媒体、移动媒体资源,建设以新闻APP“第一眼”为龙头的移动传播矩阵。

“通过实地调研,我们看到了重庆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但与同平台级互联网公司推出的新媒体比较,仍有一定差距。”在与市文化委等相关部门负责人面对面座谈交流中,委员们直言“短板”。

“重庆新媒体要实现更大发展,还得从体制机制入手。”市政协委员廖洪海建议,通过混合所有制改革,实现新媒体在体制机制上的松绑。在坚持主流媒体政治站位的同时,其他版块以市场为导向创新经营模式,先行先试。

这一观点得到了市政协委员杨一的认同:“实现体制机制的创新突破,才能使我市新媒体走出小圈子,走向更大的市场空间。同时,也要加强对新媒体内容的管控。”

“通过今天的调研,我们看到了新媒体发展的良好势态,也看到了发展过程中的难点和痛点。”新媒体让重庆变成“网红城市”,引起了市政协委员裴小红对新媒体颠覆传统媒体现状的思考,她从新媒体运营模式角度切入话题,提出让新媒体尽快进入资本市场,通过资本杠杆进行市场融资,实现资金支持以更好参与市场竞争。

“主流传播渠道的新媒体可以考虑在娱乐性中突出重庆特色,借助互联网公司平台级新媒体的传播途径借船出海”“人才是新媒体创新融合发展的基础,在多方引才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创造留住人才的市场氛围”……委员们纷纷建言。

“推进新媒体创新发展是一项战略任务、系统工程。”听完委员们的建议后,吴刚指出,要坚定不移推进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发展;牢固树立移动媒体优先发展的战略,打造移动传播矩阵,创新移动新闻产品,紧盯移动技术前沿;全面强化全媒体人才培养重要支撑,着力推动现有人员转型,抓好后备人才储备培养。

录入:徐影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重庆市委员会 地 址:重庆市渝北区红锦大道68号 邮 编:401147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