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政协报数字报纸

国内统一刊号:CN50-0064
微信公众平台:CQZXB999
2019年07月19日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重庆政协报

春秋
版面翻页
春秋
03

“寅初亭”与轰动重庆的政治大搏斗

□ 作者 王东梅

1940年,黄炎培创办的中华职业教育社,从上海迁到了重庆,举办了一个“青年星期讲座”,请著名政治家、学者、文化界进步人士给青年群众作报告。
在实验剧场演讲
“青年星期讲座”请重庆大学商学院院长、著名经济学家马寅初先生讲《战时经济问题》。那天的会场在黄家垭口的山东省立戏剧学校的实验剧场,听讲的有一千多人,把剧场大厅挤得水泄不通。 
讲座由黄炎培主持。马寅初照例不带讲稿,一步跨上讲台,用他的宁波官话,劈头就说:“兄弟今天把儿子女儿都带来了,我今天的讲话,就算给他们的一份遗嘱。为了抗战,多少武人在前方流血牺牲,我们文人也不惜死于后方!”
这个爆炸性的开场白,使全场听众惊奇骇异,也使混杂在场内的国民党特务目瞪口呆。会场一片寂静,人人凝神倾听。马寅初用大量确凿的材料和事实,揭露了以“四大家族”为首的豪门权贵,利用权势,在全国人民浴血抗战之时,趁火打劫,大发国难财,并将大量存款汇存在外国银行里,准备一旦亡国,好逃到外国当寓公。他大声疾呼,要求开征“临时财产税”,并从孔祥熙、宋子文等开始征收,把那些豪门巨富的不义之财,征作抗战经费。
这时,他看到会场里有人骚动,大声喊道:“在场的警察宪兵先生,你们要逮捕我吗?那就请耐心一点,等我讲完,再下手也不迟。”他正色说:“告诉你们,蒋委员长要我去见他,我不去。他为什么不来见我呢?在南京我教过他的书,难道学生就见不得老师吗?他不敢来见我,就是因为他害怕我的主张。”
听众们一面为他那铁胆卓识、痛快淋漓的讲话激动得心潮澎湃,但也深深为他捏着一把汗!
讲演后,黄炎培请马老用便餐,请梁漱溟先生作陪。马老说他深知自己的言论将惹大祸,但是为了国家、民族,非讲不可!他已嘱咐家属做好出事的准备。他说:“言人之所言,比较容易;言人之所欲言,就不太容易;言人之不敢言,就更难了!我所讲的全是事实,有理有据,我就是要言人之所欲言,言人之不敢言。”
在重大被捕
当时的山城重庆,正是“山雨欲来风满楼”,国民党当局,正在密谋布置“皖南事变”,以掀起第二次反共高潮。当天,侍从室主任陈布雷就把马老的讲演向蒋介石作了汇报。
第三天,一个国民党大员前来拜访马寅初,说蒋介石希望马老出来帮帮忙,或者掌管财政部,或者负责中央银行,或者拨一笔款请马老出国考察经济。马老斩钉截铁地回答说:“国难期间,我马寅初一不做官,二不发财,也不逃到外国去,死也要和自己的百姓死在一起。”
过了三天,马寅初先生收到一封恐吓信,信上画了个骷髅和两根枯骨,下面歪歪斜斜写了十个大字:“再要攻击,将以手枪对付!”
再过四天,11月20日,马寅初应重庆大学经济学社之邀请,又在重庆大学大礼堂作公开讲演,题目是《论战时筹款的三大办法》。他进一步揭露国民党四大家族用租税、公债、通货膨胀三种办法搜括民脂民膏。他说:“如今国难当头,人民大众是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兄弟主张开征‘临时财产税’,要求从孔祥熙、宋子文等人开始征收,把那些豪门巨富的不义之财,征作抗战经费,要抗战就要这帮人拿出钱来。”接着,马老十分激动地说:“我收到了恐吓信,不许我讲,要用手枪对付我。用手枪对付我也要讲,非讲不可。在场的便衣先生,要开枪,就对我的胸膛开。来吧!”
半个月以后,12月6日,马老正在上课,国民党的一个宪兵团长,穿着西装革履,带了一连宪兵和一群扮着学生模样的便衣特务,来到重庆大学。宪兵包围了重庆大学校门内侧马寅初的住宅,马老正在吃饭,宪兵团长进去,敬礼说:“委员长要见您。”马老早有准备,知其来意,从容放下碗筷说:“还有一点事要给学生交代一下,就跟你走。”
马寅初在与重庆大学师生告别会上,照样侃侃而谈,愤怒痛斥“四大家族”的无耻行径。许多同学失声痛哭,把马老送出校门。马寅初登车而去,频频回顾挥手,校门口一片欷歔之声。
修建“寅初亭”
重庆大学进步学生要求释放马寅初,三青团分子叫嚷说:“马寅初担任了某战区经济委员会副主任,调到前方去考察经济去了,不应挽留。”事实上,马老已被送往贵州息烽集中营,与张学良将军做了邻居,被关起来了。
邹韬奋到张家花园“菁园”看黄炎培,告诉他说:“马寅初因在职教社演讲触忌,被捕了。”黄炎培大吃一惊,赶忙去找张治中、张群、邵力子等人进行营救。重庆大学商学院学生自治会联合了全校进步同学,组织了“援马大会”,准备罢课游行。蒋介石得到密报,十分惊恐,指示陈布雷和伪教育部长陈立夫亲自出马干涉。他们召见叶元龙说:“现在是‘非常时期’,绝不允许学生闹事。出了事,拿你叶元龙是问。”其实,所谓“非常时期”,就是他们正在谋划的“皖南事变”,第二次反共高潮就要掀起。
不多几天,1941年初,“皖南事变”爆发。山城重庆,一片杀气腾腾。
重庆大学进步学生在地下党领导下,决定改变斗争策略,联系重庆文化界进步人士,筹备“遥祝马寅初六十寿辰大会”。马老的生日是农历5月初9,公历的6月24日。为了营救马寅初先生,决定提前在3月30日举行祝寿大会。
祝寿筹备会决定先在重庆《大公报》和《新民报》上登三天启事:“遥祝马寅初先生六十寿辰,于本月30日在重庆大学礼堂,举行祝寿大会,欢迎马先生亲朋好友光临参加。”启事在3月25日登出,蒋介石看到了,大发雷霆,叫陈布雷立刻通知报社不许再登,又令他立刻亲自去制止。于是,重庆大学的大布告牌上,贴出了一张大布告:“非常时期,禁止举行任何祝寿大会。校长叶元龙。”同时,他关闭封锁了全校的礼堂、会议室和教室,还关闭了学校的总电闸,停止供电。但是,同学们还是弄开了一间大教室,布置了祝寿会场,沈钧儒、黄炎培、潘梓年、张西曼等文化界进步人士和中外记者一百多人参加了祝寿大会。宾朋满座,情绪激忿热烈。
会场正面贴了“明师永寿”四个大字,四壁挂满了寿联寿幛。周恩来、董必武、邓颖超联名送的寿联是:“桃李增华坐帐无鹤,琴书作伴支床有龟。”《新华日报》的寿联是:“不屈不淫征气性,敢言敢怒见精神。”沈钧儒的寿幛是“老马识途”四个字。黄炎培的寿幛是“马首是瞻”四个字。
祝寿会上还决定修建“寅初亭”,以此为念,不少人当场捐款作修亭经费。
第二天,重庆各报有关为马老祝寿的消息报导,全部被检查扣押,《新华日报》则登了一则有趣的重要声明:“纪念马寅初六十寿辰稿二篇,奉命免登。”   
“寅初亭”的修建,经过艰难的斗争,终于突破重重阻碍,在校园的梅岭上,一昼夜间突击建成。冯玉祥将军题书“寅初亭”三字,刻制为亭的匾额。

录入:徐影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重庆市委员会 地 址:重庆市渝北区红锦大道68号 邮 编:401147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