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城市当作客厅
——云阳县政协建言城市品质提升见成效
通讯员 李 珍
近日,云阳县北部新区,县城市管理局环卫所正组织道路冲洗车、机扫车进行作业,环卫工人紧密配合,以控制公路车辆来往卷起的扬尘。整洁的城市立面,宽敞通畅的道路,车辆停放整齐划一,洁净的道路两旁树绿花红,亮丽清新的城市风景扑面而来。
为助推城市客厅化管理练就“绣花”般的精细功夫,把云阳建成宜居宜业宜游的“公园城市”,2018年以来,云阳县政协围绕“城市环境卫生综合管理”“城区公共停车位建设”“公厕革命”“‘智慧城管’建设”等主题,成立专题调研组,深入一线找问题、谋对策,提出意见建议100余条,发动政协委员参与集中调研、专题协商、民主监督200余人次,为助推城市品质提升和美丽云阳建设贡献政协力量。
大城细管 清理城市“毛细血管”
背街小巷是城市的毛细血管,亮眼的背街小巷让人心情舒畅,更能成为一座城市的特色。近年来,云阳县已经完成大部分背街小巷综合整治任务,为了更好地督促背街小巷整治,促进城市品质提升,去年4月,县政协对背街小巷开展监督调研。委员们发现,背街小巷整体面貌有了较大改观,但占道经营、露天烧烤、施工扬尘等行为仍时有发生;乱停车、僵尸车等问题更是屡禁不绝。
如何整治改造星罗棋布的背街小巷,考验着施政者的智慧,也考验着政协委员的责任感。结合实际,县政协监督调研组提出完善市政基础设施、理顺城市环境卫生管理体制、实行精细化责任制管理、实现城区环境管理全覆盖等20余条建议,形成《城市环境综合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上报县委、县政府,得到县政府主要领导批示,相关意见建议吸纳入《云阳县2019年城市提升百件实事要点》里。
委员们很用心,政府部门也很给力。2018年9月25日,县政府召开城市提升行动工作推进会;今年3月9日,云阳县召开城市环境卫生品质提升动员会,开启城市环境卫生品质大提升模式。3月18日,县委书记张学锋带队开展“马路办公”,以路为岗调研城市管理和品质提升工作,现场研究解决相关问题。
在此推动下,县城管局以“客厅规范提升”和“城区景观提升”为两大抓手,围绕解决当前城市管理的突出问题,重点实施“治乱拆违、街净巷洁、路平桥安、整墙修面、灯明景靓、江清水畅、城美山青”七项工程和城市提升百件实事。一批批城市主干道、门户区的违法建筑和违规广告已经整治完成,对城区“僵尸车”进行全面清理,整治率达90%以上,10月底将完成1000余平方米破损路面修复、完善500余处无障碍设施及盲道修复工作……
大城智管 疏解城市停车难题
城区停车难、城市交通拥堵等问题日益突出,短期内彻底消除有难度,但采取有力措施,可以缓解城市交通拥堵之痛。针对停车位供需矛盾较突出、停车位利用率不高、城市管理手段较落后等突出问题,2018年6月,在云阳县政协“城市公共停车位建设协商建议落实情况通报会”上,委员们建议,要强化重点区域交通管理,针对辖区道路特点,科学组织交通疏导;要加大智能交通投入,更加关注红绿灯设置和乱停车等焦点问题,充分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高新技术,全力提升智能化城市交通管理水平;要鼓励社会资本修建公共停车场,加强停车收费市场管理,加大违停处罚力度,多措并举破解城区停车难题。
此前的多次明察暗访,让委员们发现不少问题,如一些沿街居民和个别摊点为方便随意占用人行道,特别是到了晚上,一些人行道变成了停车场和市场,不仅影响行人通行破坏城市绿化景观,更存在安全隐患。“缺乏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人本理念,是造成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委员们建议,要正确处理好“人与机动车、绿化、施工”的关系,要加快公共停车位建设拓展增量,实行全时段精细管理,真正方便市民出行。
功夫不负有心人,去年以来云阳城区共新增梨园路、磨子岭广场、滨江公园等10余个公共停车场,大大缓解了城区停车压力,县城管局也积极行动,整治了一批非法市场,极大提升城市品位和形象。在今年的城市提升工作中,县交巡警大队从运用“四点”数据、落实“四重”勤务、提升“五率”实效等措施打通节点、贯通干道、优化组织、精准勤务,确保县城道路交通安全畅通、文明有序、智能便民,实现智能交通,汇入智慧交通,融入智慧城市。
把城市当客厅来管理,打造出了美丽云阳的华丽蝶变,也加深了人们心底对这座城市的喜爱。为了让云阳城市的“颜值”愈来愈高,“气质”愈来愈佳,一批为城市品质提升而操心的政协人,将永不停歇地为百姓的幸福接力,助力云阳向着“公园城市”的方向继续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