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服务装进“网格”
忠县政协专题协商“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
本报讯 “网格化服务管理的落脚点是要体现便民、利民。网格员或入户走访,或穿梭在大街小巷,与社区居民打成一片。一旦居民遇上什么麻烦事,他们会在第一时间站出来,用最快捷、最有效的方法,帮大家解决问题。”……近日,忠县政协召开十四届十六次常委会议,专题协商“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委员们为解决社区管理“最后一公里”问题,积极建言,开启了一场头脑风暴。
历时两年多,共完成入户调查105231户,收集人口信息189894条,网格化系统录入信息179384条;为群众办理民生事项16639件,排除治安安全隐患2000处……协商前,委员们深入开展调研,了解到忠州街道和白公街道的15个城市社区共配备大网格长15名,专职网格员225名,兼职网格员630名,基本做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
但由于社区管理范围广、复杂程度高、涉及人员多,在网格员的队伍建设和能力提升、居民的教育引导、社会的扩面宣传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进一步创新网格化服务管理,促进联动机制的落地落实”“密切医疗机构精防人员与社区网格员联系,加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做好宣传工作,提高网格化服务管理水平”……委员们在协商会上充分释放了“话语权”。
县政协委员李华认为,实地走访入户是网格员最基本、最重要的一种工作方式,不仅能全方位掌握网格内人、地、物、事等,还能及时对网格内特殊困难人群给予有针对性的帮助。他建议,加强社区网格员与精防人员分工协作密切配合,有效落实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工作,能有效降低或消除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肇事肇祸事件发生,有利于维护社会治安稳定。
“网格员工作职责不仅包括矛盾调解、信息采集,还有宣传教育、自我服务、群众监督等,对专业性和自身素质有一定要求。”李清明委员建议,健全优选机制,吸引年轻人加入网格员队伍,逐步改善网格员年龄结构,使之呈现多层次化、梯队化,让“网格建到哪里,服务跟到哪里”。
如何将相关政策信息、安全知识、法律知识宣传到位?网格员在其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岳志琼委员建议,网格员要做到随身携带网格联系卡、民情记录本等,有事没事常在格中走一走,碰到纠纷劝一劝,遇到困难帮一帮,学会与居民良好沟通,营造浓厚的网格服务氛围,更好地提高群众对网格化服务管理的知晓率、支持率和参与率。
……
“社区为我们服务,我们也要为社区做些事情,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县政协主席陈加义要求广大政协委员围绕加强社区网格化管理继续深入开展调研,积极建言献策,助推忠县社区治理取得更大成效。 (向 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