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协委员张炎
让大数据智能化成防控“硬核”
市政协委员、中国信息通讯研究院西部分院院长张炎经过周密思考之后,近日提出了以大数据智能化为支撑的疫情防控及经济复苏建议。
基于长期对大数据、智能化的研究,张炎提出,进一步提升网格化管理水平,升级完善网格化管理信息平台建设,提升基层防疫与社会治理精准化、智慧化水平。进一步健全政府信息公开与舆论监督管理机制,推动政府、企事业单位、公众信息共享与宣传协同力度,提升应急防疫管理渗透水平。
张炎认为,当下,着眼全市疫情防控与经济复苏需求,要优先发展5G+医疗应用,发挥5G高带宽、大容量、低时延、高可靠技术特性,发展远程在线诊疗、无接触检测等新型诊疗模式。大力发展5G+工业互联网,依托5G技术与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优化制造资源配置,推广远程办公模式,促进市场精准对接,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推广5G+VR在传媒、教育、商贸、公共安全等领域应用,提升智能化应用水平。
如何让大数据、智能化尽快走进生活,张炎的思路是,进一步推广智慧机关建设,完善协同办公、移动办公、视频会议等信息化应用,持续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渝快办”政务服务平台优化升级,提升政府疫情管控智能化水平。围绕公共安全、医疗、教育、社区服务、交通等民生领域,加快推广智慧化应用,有效提升各行业疫情跟踪监测、发展态势研判与精准防控水平。
“要实现上述目标,必须要丰富数字产品。”张炎建议,重庆要加快软件与信息服务业培育,围绕动漫、游戏、网络文化等领域,鼓励企业加强数字产品和服务的宣传推介,丰富数字内容产品和服务供给。面向房地产、物业管理、批发零售、商务流通等行业,推进线上推广、线上交易、智慧零售等新业态发展。着力加强网络教学资源体系建设,推进远程教育、在线课堂、虚拟实验室等智慧教育平台和应用软件发展,创新网络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