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政协报数字报纸

国内统一刊号:CN50-0064
微信公众平台:CQZXB999
2020年08月06日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重庆政协报

重庆政协报春秋 山鬼就是巫山神女 百岁先生陶道恕 古代科举录取中的幸运儿 冯玉祥题字合川古圣寺 刘开渠陪读成大师

版面翻页
春秋
03

冯玉祥题字合川古圣寺

□ 作者 周云 文/图

位于合川区草街街道古圣村境内的古圣寺原名“虎声寺”,距离草街子约2.5公里,建于明隆庆年间(公元1567—1572年)。清康熙四十九年(公元1710年)重建时,因掘得明隆庆年间“洪钟”“残碣”,遂更名为“古圣寺”。

该寺坐北向南,中轴线上依次为大山门、牛王殿、大雄殿、观音殿、善堂等,两边分设配殿及厢杂房十余间。整个古圣寺呈复四合院布局,总占地3375平方米,寺内建筑雕梁画栋、屋顶飞檐起脊、雕工精美,具有重要的文物和艺术价值。

古圣寺大山门是一座石牌楼,两旁的八字墙朝南伸出去,上面刻着方正的擘窠字:“檀林”“忠孝”。其中“檀林”寓意佛气,“忠孝”寓意儒气。这四个寓意不凡的字,是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战时育才学校副校长冯玉祥将军手书,尽管用楷体却不失隶书骨力,且自见奇逸、雄媚、朴茂,给山门增添了一番学府气象。

作为一名身经百战的将军,冯玉祥为何会在古圣寺大山门的八字墙上题字?

这还得从北伐战争时说起。当时陶行知先生在南京开办晓庄学校,经常受到土匪恶霸骚扰,冯玉祥将军带兵驱赶土匪恶霸,使其再也不敢骚扰学校。后来,冯玉祥将军在南京任职期间,还前往陶行知先生开办的晓庄儿童自动学校视察,发现许多儿童头上生癞疮,得知是因吃脏水所致,于是捐献320元大洋派人在晓庄打了一口井,特意叮嘱挖井人,要将井台修高一些,别让小孩掉进去。在这口井的井台上,还刻有冯玉祥将军题字“请别临渴掘井”及修建年月。当年,陶行知先生与学校师生以及当地乡民,都来这口井取水饮用。从此,一个带兵打仗的将军与一个从事教育的知识分子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抗日战争时期,陶行知先生在合川草街子凤凰山古圣寺创办战时育才学校,招收了近两百个失去家庭的战时难童。拥有博爱之心的冯玉祥将军,又应陶行知先生之邀,心甘情愿当了育才学校副校长,主动为育才学校排忧解难。古圣寺大山门两侧镌刻的冯玉祥题字“檀林”“忠孝”,就好比为育才学校刻了两道“护符”,人们都对战时育才学校及陶行知先生充满了敬畏。

录入:徐影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重庆市委员会 地 址:重庆市渝北区红锦大道68号 邮 编:401147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