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解放初期,在红岩村建立的西南人民革命大学犹如流星一般划过历史长空,时间虽然短暂却光芒四射。邓小平、刘伯承、贺龙、张际春、孙志远、邓止文、郑思群、张子意、黄觉民、费孝通等中共中央西南局、西南军政委员会领导人以及西南教育、文化、经济等各界知名人士纷纷踏上这片热土,进行授课或作演讲报告,为全校干部职工、广大学员留下了宝贵精神财富。
西南革大建立后,时任西南局第一书记的邓小平十分关注和支持学校的建设与发展。他曾出席西南革大第一期学员毕业典礼和第二期开学典礼,尤其是在第一期学员毕业典礼的演讲给学员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并产生深远影响。
1950年9月24日,邓小平应邀出席第一期学员毕业典礼。在典礼上,面对即将奔赴工作岗位的广大毕业学员,邓小平结合当前西南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西南革大办学过程中遇到的具体情况,专门作了《到实际工作中去接受考验》的演讲。
在充分肯定学员们成绩的基础上,邓小平提出殷殷告诫,“学校的成绩只是一个基础,一个开始,一切都还有赖于今后的行动和表现,需要经得起、通得过群众和实际工作的检验”。
为了使大家对未来实际工作有一个更准确的预判和心理准备,邓小平指出“建设社会主义,大关小关无数,要做好到实际斗争中去接受锻炼的准备”。接着,他又详细为学员们分析在实际工作中可能要过的关:
总的来说,有毛主席所说的三大关。第一关是战争关,已经过了。第二关是土改关。这一关有些地方已经过了,有些地方还没有过。最后,若干年以后还有社会主义这一大关。
但在实际工作中,又分为思想关、分配工作关、到农村工作时与农民的讲话关、表扬关、批评关等大大小小无数个关口。分配工作这一关很重要,如果都想到城市,哪有那么多城市呢?以前打日本帝国主义,没有城市,在华北集上只有几个铺子,自卫战争也是在乡村进行的。如果以前革命都想到城市,能够有革命战争的胜利吗?没有乡村,也就没有今天的革大。当时,要选择工作也没有给你选择的可能,现在还有几种可以选择,这都是以前斗争的结果。作为一个热心于革命的工作者来说,要与困难作斗争。以前的革命者也有家,也有困难,有困难可能作个别照顾,但是这不能作为分配工作的原则,首先要服从革命工作的需要。受表扬要过关。如果受到表扬就好像坐了八人抬的轿子一样,骄傲起来,趾高气扬,盛气凌人,这要过关。当其受了批评要过关。我们经常有批评,经常要过关。有的人想,我辛辛苦苦来参加革命,还要受你的气?但是,要这样才能前进。
这段关于过关的精辟论述,无疑给了动摇者、疑虑者当头一喝,更给革命者注入了强劲动力。
邓小平接着指出,真正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走群众路线,认真接受实际的考验,就能过好这些关,并着重强调“一个革命者,很重要的有两点:一是永远站在人民群众一边。在斗争中,只要站在人民方面,革命方面,就不会犯错误,人民群众也会给你以力量。二是永远不要忘记学习。俗话讲开卷有益,学习可提高认识,搞通思想,才能看得清楚问题。学习应该学好,首先向一些老同志学习如何站稳立场,有了决心,站稳立场,就可以过关”。
最后,邓小平号召广大毕业生深入实际工作中去接受党和人民的考验,并为毕业生亲笔题词:“走向国家需要你的岗位上去,为建设我们的国家而尽自己的一切努力。”
邓小平的号召自然得到广大毕业学员的积极响应,全校掀起了到实际工作中去的热潮。校刊《西南革大》专门发表了《到实际工作中去锻炼》的社论。大家踊跃报名,积极向组织表示:“愿意服从组织安排,到革命需要的地方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