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政协报数字报纸

国内统一刊号:CN50-0064
微信公众平台:CQZXB999
2020年12月03日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重庆政协报

重庆政协报春秋 刘伯承在红岩的开学第一课 李蔚如:“以身殉党国,理得而心安” 民生斗英商,“万流”变“民权” 苏东坡与狗

版面翻页
春秋
03

苏东坡与狗

□ 作者 钟治德

披阅中国文学史,能从中过滤出真风流真名士的基因。荣辱不惊,贫贱不移,威武不屈,富贵不淫,便是这种基因哺育的旷达胸襟。这些品质荟萃于一身,是天地间的凤毛麟角。苏东坡正是此等人物,自然纯朴化着通达文化灵魂的杨柳风,吹奏起一种永恒。

苏轼向苏辙说过这样两句话: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院乞儿。兄弟之间私聊,自信表现为至性。他在文章里公开说:“古之君子不必仕,不必不仕。必仕则忘其身,必不仕则忘其君。”这本来是儒家参政态度的概要总结,在东坡笔下流出来,却是一种人生的旷达。问题在于,东坡所处的官场,政敌们容不得他的至性与旷达。于是他被一贬再贬,60岁时被流放海南岛。你苏轼不是和谁都自来熟吗?把你赶到天涯海角,连土人都见不到几个,看你还旷达不!

政敌显然低估了苏轼。他一路被贬,一路结交高朋。岂止是人,在贬窜路上,连狗也成为他的忠实朋友传达其意趣。

在杭州任上,他养了一条温和的黄犬,遭贬之际,知己文友黯然相对,他“遣黄耳,随君去”,大度地让爱犬负载浓情厚谊。

被贬密州,苏轼豢养了一条剽悍的黄犬,“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爱犬伴随,意气风发,快意豪情壮志。绝无半毫失意之态,正是君子“必仕则忘其身”的写照。

苏东坡是著名吃货,但唯独不吃狗肉。被贬徐州,太守设宴为他接风,他停箸罢宴,因为上了狗肉。苏东坡毕竟是苏东坡,谈文说趣就给席间诸人上了一节文化修养课。他说,孔子的狗死了,要用旧车盖装殓好了妥善埋葬,夫子“不忍食其肉,况可得而杀乎?”

至性旷达的苏东坡有理由成为庸妄官僚们的仇敌,虽然连政敌也不得不宣称苏轼是他们的真挚友人,但是他还是不断被贬降。公元1097年,苏东坡60岁,被流放儋州。是年农历六月某天,友人王古护送他到雷州海边待渡,他写下短札付与:“某垂老投荒,无复生还之望。春与长子迈诀,已处置后事矣。今到海南,首当做棺,次便做墓。仍留手疏与诸子,死即葬于海外,生不契棺,死不扶柩,此亦东坡之家风也。”

当时的儋州,是中国文化藩篱之外的地方,元祐党人唯有苏东坡被贬到此处。嘱咐身后事,苏轼确乎黯然销魂。但凭着旷达的胸襟,他很快与“化外之民”成了朋友。在儋州,一条流浪野狗成了他的“贴身保镖”。

这条狗被苏东坡命名为“乌嘴”,收留它时已经奄奄一息。但东坡宁可自己饿肚子,也要把食物给乌嘴。爱是一枚弹力球,你用多大力气丢出去,它就会以多大力度弹回来。救活过来的乌嘴逐渐强壮,与苏东坡形影不离,“昼驯识宾客,夜悍为门户”,为其看家护院。闲暇无事,他笑看乌嘴“跳踉趁童仆,吐舌喘汗雨”,让忠犬在孤岛上和他一起酿造人生美酒醉凡尘。

乌嘴陪伴东坡度过4年海南时光。公元1100年,朝廷赦免苏东坡。终于能返回内地了,乌嘴“知我当北还,掉尾喜欲舞”,高兴得摇头摆尾要跳舞。三子苏过来海南接他,东坡带着《论语》《尚书》《易经》三书的注释手稿和乌嘴渡海北返,辗转回到常州家中。

公元1101年农历七月廿五,东坡卧病不起。挚友维琳方丈赶来陪伴,与他谈论今生与来世,劝他念经以超度。东坡发出平生最后的朗笑,并说:我读过高僧传,知道他们都死了。七月廿八,东坡弥留病榻,乌嘴陪伴在侧。长子苏迈上前俯首请示遗教,东坡片言未发便去了,享年64岁。

人道是,狗之于东坡,就像万花筒里一块彩色纸片,变幻着生活中无尽的美妙;又像沉沉寒夜中映红茅屋小窗的一点灯火,拖曵着夜归人疲惫的脚步。我道是,东坡爱犬如爱子,真情流注于笔墨,在古往今来的文人中实属罕见,或许就是他浩然之气的一种灵性,是构成他人品与文品的一种元素。

录入:徐影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重庆市委员会 地 址:重庆市渝北区红锦大道68号 邮 编:401147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