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政协报数字报纸

国内统一刊号:CN50-0064
微信公众平台:CQZXB999
2020年12月10日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重庆政协报

重庆政协报读书 鲜活的教材 榜样的力量 任剑乔:走近农村信息化 陈东:读书为知更为不知 荐书

版面翻页
读书
03
鲜活的教材 榜样的力量

——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有感

□ 作者 刘大勇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一书,通过访谈的形式,生动讲述了青年习近平在陕北梁家河插队七年的所思所想和所作所为,真实再现了习近平总书记知青时期的艰苦生活和成长历程,集中体现了青年习近平崇高的理想信念、卓越的领导才能和高尚的品格风范。它是当代青年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鲜活教材,也是各级干部担当作为、履职为民的光辉榜样,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

“功崇惟志、家国天下”的崇高理想

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在不满16岁的时候,习近平执意申请到陕北插队,这是他探寻人生意义的第一步,也是他干事创业的第一站。在经历短暂的迷惘和彷徨后,他很快找到了人生目标,下决心扎根农村,真正融入到当地群众中,并立志要改变梁家河的面貌。为此,他先后递交了8份入团申请书和10份入党申请书,积极追求真理和进步。与他同窑洞住过的雷平生说:“习近平有强烈的使命感,在农村的7年逐渐建立起了自己的人生理想,就是要为老百姓办实事。”青年习近平在这里读懂了人生、读懂了中国、读懂了人民、读懂了中国共产党。习近平后来说:“15岁来到黄土地时,我迷惘、彷徨;22岁离开黄土地时,我已经有着坚定的人生目标,充满自信。作为一个人民公仆,陕北高原是我的根,因为这里培养出了我不变的信念:要为人民做实事!”这种矢志不渝的坚定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也是经受住各种考验的精神支柱。我们要始终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榜样,志存高远,胸怀全局,树立起与党和人民同心同向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不断筑牢信仰之基,把稳思想之舵,补足精神之钙,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坚强意志

孟子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先贤的这句话在青年习近平身上得到了完美的印证。七年的知青岁月中,父亲被批斗关押,母亲被审查,自己被扣上“黑帮子弟”的帽子,但他没有消沉和失望。一起来插队的知青,不少人招了工、入了党、提了干、上了学,而他年龄最小、去的地方最苦、插队时间最长,他也没有丝毫埋怨和后悔,而是以坚强的意志和坚韧的毅力,乐观向上地面对生活、刻苦学习和勤奋劳动,一步步地过了跳蚤关、饮食关、生活关、劳动关、思想关。与习近平一起到延川县梁家河插队的知青王燕生说:“近平在困境中实现了精神升华。”正是陕北这段艰苦的生活磨炼,锤炼了青年习近平坚韧不拔、坚毅刚强的性格,铸造了他自强不息、志存高远的情怀。我们要始终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榜样,无论是面对坦途还是陡坡,缓流还是险滩,都要处优而不养尊,受挫而不短志,在艰难困苦中磨练意志,不贪图安逸,不惧怕困难,不怨天尤人,依靠勤劳和汗水开辟人生和事业的前程。

“真抓实干、敢于担当”的非凡胆略

为官避事平生耻,重任千钧惟担当。青年习近平从来不说过头话,但该做的事说一不二,丁是丁、卯是卯。乡亲们说,习近平做事有决心、有毅力,只要说出口的话,只要认定了的事,就一定会坚持到底。特别是在当选村支书后,他大刀阔斧地抓生产,组织农民打坝打井,改革创新生产组织方式,设立铁业社、缝纫社、代销点、磨坊,在全省率先引进沼气新技术,实干苦干创新干,很快改变了梁家河贫穷落后的面貌。梁家河的乡亲们这样评价他:“我们选近平当村支书,最主要的是他做事公道、敢于担当,能跟老百姓打成一片,群众需要什么,他就干什么。”这种务实担当的品格,充分体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作风,展现了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风范,彰显了共产党人直面问题的政治勇气和解决问题的政治担当。

我们要始终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榜样,凡事脚踏实地去做,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敢于直面问题,勇于担当作为,一步一个脚印,把工作做实做好,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

“情牵百姓、心系民生”的为民情怀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这七年是青年习近平真正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与老百姓同甘共苦、血肉相连、水乳交融的七年。习近平曾自述:“无论我走到哪里,永远是黄土地的儿子。”在这片黄土地上,他与乡亲们打成一片,一起放羊铡草、挑粪拉煤、拦河打坝;他教农民识字、帮老汉推车、帮群众找猪、帮邻里调节纠纷,真正从思想和感情深入与群众融为一体,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他一心为民的赤子情怀。他也因此受到了群众的拥护和爱戴。他曾说:“上山下乡的经历,使我增进了对基层群众的感情。对于我们共产党人来说,老百姓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我们必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这样的爱民为民情怀孕育了习近平人民至上的思想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我们要始终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榜样,始终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以人民群众利益为上,以人民群众期盼为重,主动融入群众、植根群众、造福群众,努力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勤学明辨、求知若渴”的学习精神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青年习近平留给乡亲们和知青的深刻印象就是“爱看书”“好学”。习近平到梁家河插队期间,装满了两个箱子的书,工作之余总是与书为伴,勤奋好学到了夜以继日的程度。他在田间地头休息间隙抓紧读书,干了一天活再苦再累,晚上也要看书到深夜。知青刘金莲说:“近平常抱着砖头厚的书,一看就是大半夜。每天早上,我看见他两个鼻孔全部是黑的。”就像习近平曾经自述的那样:“一物不知,深以为耻,便求知若渴。”正是这种孜孜不倦的求学态度,积淀了他丰厚的文化素养、知识素养、道德素养和理论素养,成就了陕北梁家河窑洞油灯下七年苦读的兴国之光。

习近平曾说:“读书已成了我的一种生活方式。读书可以让人保持思想活力,让人得到智慧启发,让人滋养浩然之气。”我们要始终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榜样,坚持把学习当作一种工作责任来对待、当作一种生活方式来培养、当作一种精神境界来追求,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主动加快知识更新、丰富知识储备、优化知识结构,不断从学习和实践中汲取营养、探究真理、提升素质。

古人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我们学习《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一书,就是要通过体悟青年习近平的心路历程,进一步深化对习近平总书记这一新时代党的领袖、人民领袖发自内心的崇敬与爱戴,像青年习近平那样,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扎根中国大地,洞察国情民情,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砥砺奋进、戮力前行。(作者系巫山县政协主席)

录入:徐影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重庆市委员会 地 址:重庆市渝北区红锦大道68号 邮 编:401147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