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3年3月23日,英国探险家阿奇博尔德·约翰·立德乐(Archibald John Little)(1838年-1908年)溯江而上途经巫山。在其著名游记《扁舟过三峡中》记载:“巫山对面的急滩由一条小支流(注:大宁河)冲刷出的堆石形成,堆石使河流变成狭窄的水道。支流可以通航段180里,可抵达产卤水井盐的大宁县(巫溪)。井盐是很值钱的商品,此地烧柴煮卤水,蒸发后得盐。运盐船简直就是威尼斯凤尾船的翻版,船尾翘起,尾桨很大,船中部有蓬围。船工赤裸的上身被晒成古铜色,他们不断地跳入水中,或者向前推船,或者拉住船,使之不至于和滚动的鹅卵石摩擦得太急……” 笔者对这种大宁河上独特运盐船充满好奇,这种船叫什么名字?它可有影像留存?查阅相关史料,笔者终于如愿得知。
作为长江三峡流域内较大的支流,大宁河时而流水潺潺,水平如镜;时而浪花飞溅,咆哮震天,逶迤一路最终注入巫峡。其一直是沟通巫溪、巫山两县的水上捷径。竹筏、木排、独木舟或许行驶容易,但要在大宁河行船却非易事。仅以巫山境内的大宁河段为例,其全长不过区区五十公里左右,(没有蓄水之前)中间落差竟达九十点七米,滩多、水急、礁石嶙峋,适宜的船型是行船的关键。
直到明末清初,大宁河上才有真正适宜的专门舟船。湖南辰州的“水木匠”(专门造船的木匠)来到大宁河上大昌镇造船,所造小舟故取名“辰驳子”。笔者在光绪版《巫山县志》大昌古城地图上发现城外大宁河畔有辰州街的地名,可见湘西能工巧匠的确曾在此繁衍生息,“辰驳子”出自他们之手绝非空穴来风,该说法是有依据的。后来本地人因口误将其呼为“神驳子”,至于叫“柳叶舟”则是文人墨客们为其取的雅号罢了。
1917年六七月间,美国人西德尼·戴维·甘博(Sidney·David·Gamble)(1890年-1968年)游历三峡, 途径巫山时拍摄到“辰驳子”。在巫山,甘博对大宁河口停泊的鱼尾船“辰驳子”十分感兴趣:船身纤细而长,状如柳叶,船头尖尖,船尾则奇特地向上翘起一米左右,如同月牙,由下而上逐渐舒展,恰似一条敞开的鱼尾,颇为生动有趣。船身中间舱位用于载货和搭乘旅客,船底为弧形黄瓜底,轻便、快捷、灵活、吃水极浅。称它为“柳叶舟”——因为它恰似一片飘浮在大宁河上的柳叶。“辰驳子”是大宁河独特环境的产物。它依据大宁河航道窄、弯道多、水流急而专门设计建造。船头设一只长橹,船尾设一只长橹。两只橹有分工:前橹掌握方向,后橹作为艄,即像舵,也是动力橹。前后默契配合,遇滩从容不迫,转弯灵巧飞速,运客运盐运货,长年行驶保平安。
“辰驳子”依旧是人力木船,依旧要上水拉纤绞滩,从巫山县城到大昌镇往返一次要五天,其主力地位一直延续到上个世纪七十年代。1971年10月,大昌木船运输社制造出大宁河上第一艘木壳机动船。1974年6月,大宁河上又诞生第一艘铁壳机动船,此后木船“辰驳子”日渐式微。今天,在大宁河上已经看不到“辰驳子”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