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见”毛相林
又见毛相林,他在电视上,习近平总书记颁奖“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的第一人,他站在总书记身边。又见毛相林,比上次见到他时更精神饱满。板寸白发有劲地立着,像下庄村那一排排的果树;黝黑脸膛上笑容舒展,深壑的皱纹像从村里通往山外那蜿蜒的路。
重庆市举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优秀共产党员先进事迹报告会期间,我是报告会工作人员,有幸和毛相林呆了一段时间。
报告会之前,报告团成员都像学生一样,被“关”在学校里准备讲稿。一篇几千字的长文不仅要背下来,还要讲究语音准确、感情到位,对报告团里的教授、厂长、检察官来说,都不是一件轻松事。而毛相林,平常只是和乡亲们说话的农民,要在敞亮的大会堂里对那么多党员干部说话,真是难为了他。他简直就是几乎要哭鼻子的“差生”。第一场报告会前夜,为了让大家放松一下,我们约好晚上一起去学校里逛逛。时间到了,独独不见他那瘦小的个子。我赶到他房间找他,隔着木门,就听到房间里传来朗读的声音:“下庄村四周高山绝壁合围,外出只有一条盘旋在绝壁上的羊肠小道,生存环境恶劣,世世代代几乎与世隔绝……”我伫立在门外良久,听他大声武气、反反复复地背。
毛相林是报告团成员里最忙的一个,虽然在城里,他的电话却闲不下来。今天是果树苗要移栽,明天又要叫人到县里对接扶贫项目。有一次,马上该他上台作报告了,他的电话却突然响了起来。我急得要夺他的电话。他对我嘿嘿一笑:“村里的电话不能不接,怕有急事呢。”他啊,其他事都不是事,就是下庄的事放不下。
其间放了几天假,我以为主城回巫山远,他可能不会回去了。一大早我去房间问他这几天要不要去城里逛逛。可敲了他的门,不见答应,莫非在睡懒觉?大声喊,还是不应。邻屋的老刘开门告诉我:“他天不亮就走了,去坐回巫山的早班车。”我打他电话,他已经过了奉节:“连晴二十几天了,新栽的脐橙怕都要干死了。我必须赶回去安排抗旱的事。还有最后两户困难户也需要……”信号断了,只能听到“滋滋”的电流声。
电视里,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告,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这些数据里当然包含着下庄村4个社,96户,近400人。我隔着电视屏幕,想对多日不见的老毛说:“山到高处你是峰,路的尽头是家园。老毛,您辛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