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焕堂,又名李志,1889年生于罗云坝(今涪陵罗云乡),系涪陵、丰都农民运动著名的领导人。
建立农村第一个党支部
李焕堂自幼勤奋好学,敏于事而明于理。1916年春,刘伯承在涪陵新盛镇组织四川护国军第四支队举旗讨袁时,李焕堂与其父加入该部,随部攻入丰都县城,“父子兵”在军中传为美谈。后部队星散,李焕堂被清乡军逮捕入狱,经营救脱险。
1926年2月,共产党员钟善辅奉四川省委派谴秘密回到家乡涪陵发展农民运动,很快与党的地下组织负责人李焕堂接上了头。李焕堂和钟善辅将尹觐阳、刘伏洋等几位进步青年同时吸纳为入党积极分子。不久,经四川省委批准,中共罗云支部正式建立,李焕堂为首任支部书记。那年,他37岁。
李焕堂利用教师身份,积极宣传革命,在青年学生和农民群众中培养积极分子加入中国共产党,秘密发动农民加入农民协会。很快,在罗云的新场、老场、干龙坝等地建立了庞大的农会组织。
李焕堂深知,中国农村受封建统治、宗法思想影响根深蒂固,必须在摧毁封建地主阶级及其国家机器的革命运动中,彻底批判封建思想。他主动担任农会负责人,将本地受苦深重的妇女组织起来,建立妇女会。并以中共罗云党支部书记的身份,给妇女们讲演,号召妇女联合起来,反封建、反迷信,斩断反动政权、神权、夫权、族权四条绳索,开展革命斗争,走自己解放自己的道路,号召妇女不要自暴自弃,提倡男女平等的民主思想。他的讲演,给涪陵第一个妇女会以很大启示和鼓舞,为后来罗云妇女积极参加红军游击队作了思想上、组织上的准备。他还鼓励长女李淑尧参加妇女会,并反对包办婚姻,积极支持女儿和孤儿杨德甫的自由恋爱。
领导农民武装暴动
大革命失败后,李焕堂在白色恐怖中,以民间组织“土地会”为掩护,发展地下党员和农协会员,时经半年,在罗云及附近几个乡场吸收300余人。1928年2月,罗云乡农民协会正式成立,由地下转为公开活动,李焕堂被选为乡农会主席。
6月17日,李焕堂与中共涪陵县委派去的曹义仁等,根据省委“春荒暴动”的指示精神,成功领导了罗云土地会农民武装起义,击毙土豪恶霸20多人。罗云的农运工作取得胜利后,李焕堂按省委指示及时组织转移,保存革命力量。
7月初,李焕堂化名李志,到丰都崇德乡观音庵小学以教书为掩护开展党的地下活动。他与当地党的区委书记李潜龙取得了联系,白天教书,晚上到离学校二十余里的磨刀洞开展农运工作,争取并改造了由刘朝佐领导的一支“神兵”队伍,建立了农民武装,并支持刘朝佐当选为农会主席。9月底,又发动丰都崇德乡农民武装起义。这支队伍坚持到1930年初夏,后与四川二路红军游击队汇合。
1929年初,李焕堂、尹觐阳等秘密返回罗云以后,将隐蔽下来的土地会员秘密召集起来,并分别通过各种关系派他们打入当地国民党政权,开展地下革命斗争:尹觐阳担任罗云乡团正,刘伏洋当上了罗云民团中队长,赵克伦当上了罗云乡公所师爷。李焕堂任罗云文昌宫小学校长、乡教育委员。实际上,罗云乡整个军政大权,均操控在罗云党支部手中,造成了于革命极为有利的特殊环境。
这时,李焕堂领导支部成员以办民团维持地方治安为由,一方面向涪陵县政府申请了一批枪支,一方面向本地的土豪购买武器弹药,还要有枪的地主土豪捐献出私人武器集中使用,同时精选贫苦农民百余人进行军事训练,组成了以这支民团为骨干的秘密地下农民赤卫队。这支队伍,实际上是在罗云党支部领导下的武装力量。
参与组建红军游击队
1930年4月,四川二路红军游击队在罗云乡宣告成立,李焕堂任中共四川二路红军游击队前敌委员会常委兼农民赤卫队副司令。按省委指示,他与赤卫队司令尹觐阳、总指挥李鸣珂、党代表梁歌等,率部转战于涪陵、武隆、丰都、石柱等县边境;沿途宣传《红军目前十大纲领》,同时以文艺演出的形式唤醒群众,宣传党的方针,先后演出了《穷人的痛苦》《地主的恶毒》《红日未出天将晓》等节目,提高了广大农民的阶级觉悟。同时,实行开仓济贫,帮助农民度荒;在丰都县境建立了“太平坝苏维埃政府”;在今武隆后坪坝建立了“后坪坝苏维埃政府”。
几个月后,四川二路红军游击队由于受“左”倾路线的错误影响,且遭到数倍于己的敌人围追堵截,至8月在石柱一次战斗中失利,部队解散后,李焕堂转移到重庆市郊大生场隐蔽。
1931年秋,四川军阀刘湘为了镇压革命,在其防区内所有县市成立了“清共委员会”,到处侦缉抓捕共产党员、革命志士。李焕堂被重庆二十一军特委会列入“共党要犯”悬赏通缉,处境十分险恶,在重庆难以安身,于9月中旬秘密返回罗云,继续组织当地中共党员开展革命活动。
不久,李焕堂秘密返乡的消息被恶霸地主刘佑卿等侦悉。刘佑卿勾结当地国民党政权采取阴谋手段,以200元大洋收买李焕堂之妻弟刘元儒、姨侄谭在奎伺机杀害李焕堂。
1931年8月20日晚,佯装探亲的刘元儒、谭在奎二人突然拨出手枪对准李焕堂连开数枪,将其杀害。
作为涪陵农村第一个党支部书记,李焕堂从参加护国军到投身新民主主义革命,直至牺牲,为反帝反封建的人民解放事业英勇奋斗,无愧为一名坚强的无产阶级战士。罗云人民为他骄傲,涪陵人民为他骄傲,他的革命事迹永载史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