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涉及一个地方人民群众利益的事情,要在这个地方的人民群众中广泛商量;涉及一部分群众利益、特定群众利益的事情,要在这部分群众中广泛商量;涉及基层群众利益的事情,要在基层群众中广泛商量。九龙坡区政协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协商民主建设的重要论述,按照市政协的统一部署,积极探索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衔接、政协协商与基层社会治理有机融合机制,依托镇街委员工作站,以“五抓”促“十有”,建好用好“渝事好商量”协商平台,走深做实党史学习教育、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致力将其建成基层协商助推基层治理的有效载体、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长效渠道。
抓实机制建设,确保“渝事好商量”有人理、有人办。一方面,建立委员驻站履职机制。按照“不建机构建机制”的工作思路和“有平台、有标识、有经费;定职责、定流程、定制度”的“三定三有”原则,分别在所有镇街设立14个委员工作站,将全体委员派驻到委员工作站履职。另一方面,建立政协各专委会与委员工作站互动联系机制。按照“委站联动、便于履职”的原则,明确每个专委会对口联系指导1-2个委员工作站,共同组织政协委员开展基层协商活动及其他履职活动,从而构建起全体委员进驻委员工作站,常态化履职尽责、为民办实事工作机制。
抓好硬件提升,确保“渝事好商量”有场地、有场所。一方面,试点打造“渝事好商量”协商平台。为提升“我为群众办实事”阵地建设的质量,对标市政协打造“渝事好商量”协商平台的要求,按照“示范带动、以点带面”的工作思路,在14个委员工作站选择7个基础好、条件适宜的工作站,先行打造集“功能化、规范化、标准化、便民化”为一体的“渝事好商量”协商平台。另一方面,示范建设协商亭和协商厅。在紧邻群众聚集区的城市公园和居民休闲区,以及企业相对集中的商圈、特色工业园区、委员所在企业,策划建设了3个协商亭和7个协商厅,打造舒朗的协商场所,更好地组织政协委员“零距离、面对面”开展基层协商、为民办实事活动。
抓活软件配套,确保“渝事好商量”有文化、有氛围。一是将协商文化元素有机融入到“渝事好商量”协商平台建设中,以艺术化手段建设一批协商文化展示小品、动漫作品,并集中打造一个协商文化长廊,充分展示中国协商民主的建设历程、取得的突出成效。二是组织文化艺术界的政协委员、诗书画院艺术家、新乡贤创作了一批基层协商三字经、顺口溜、楹联,以群众喜闻乐见、易于传诵的方式引导社会各界参与协商民主建设、开展基层协商活动,让基层群众在文化氛围的感染和熏陶下理解协商民主的本质要求。三是以购买服务的方式聘请专业团队创作协商文化主题曲“遇事好商量”,将协商民主的理念和为民办实事的价值观渗透进去,并制作成MV在协商平台播放,在委员群众间传唱,让协商文化更好地走进委员心里、贴近群众心底,为“渝事好商量”协商平台建设凝聚了合力、增添了活力。
抓牢制度运行,确保“渝事好商量”有程序、有规范。一是对标市政协相关文件要求,出台了具体的实施方案,明确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办法思路、保障措施。二是建立健全《基层协商助推基层治理的实施办法》,细化规范开展基层协商、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工作原则、方法步聚、成果转化机制。三是按照“就近、就事、就便”的原则,制定落实基层协商“六步工作法”等制度规范,要求每个委员工作站和“渝事好商量”协商平台,按照“小切口、微协商、大民生”的思路,每年聚焦一批民生关切,开展1-2次基层协商活动,常态化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推动“渝事好商量”平台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抓强组织管理,确保“渝事好商量”有实措、有实效。一是发挥政协各级党组织的示范引领作用。建立政协党组成员、机关党委委员联系委员工作站制度,每季度走访、调研、指导基层协商工作,切实增强了开展基层协商的实效性、有效性。二是落实专门委室具体抓落实。由区政协办公室负责统筹协调,区政协联络委承担“渝事好商量”协商平台建设和管理的牵头落实、组织实施工作,定期召集委员工作站、“渝事好商量”协商平台负责人,审议确定协商议题、听取工作汇报、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三是结合党史学习教育,用好“渝事好商量”平台,组织政协机关党员干部、广大政协委员深入村社、企业等一线,聚焦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开展面对面协商,为民办实事。今年以来,九龙坡区政协已开展“盘龙新城交通秩序管理”“九龙商圈提档升级”等基层协商35次,带动全区政协系统为群众办实事240余件,有力助推了一批民生实事的落实。这些好做法、好经验获党史学习教育中央第八指导组组长巴音朝鲁充分肯定和市政协主席王炯批示肯定。
下一步,九龙坡区政协将对标对表市政协“渝事好商量”平台建设的统一部署和要求,进一步走深做实“渝事好商量”协商平台,更好释放基层政协专门协商机构潜能效能,通过深入广泛地开展基层协商活动,不断把“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引向深入,真真切切地把人民政协的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