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州:唱响乡村振兴“双亮”之歌
本报讯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近日,在万州区政协常委会会议上,与会委员和相关部门负责人畅所欲言协商讨论,为推动该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认真把脉,共商良策。
近年来,万州区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三年行动计划,以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为前提,以产业发展和人居环境整治为重点,以乡村振兴“双亮”活动为抓手,全力推进五个振兴,全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实现良好开局。但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人居环境整治、产业发展风险防控、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仍存在短板和不足。为此,区政协在年初将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工作作为常委会重点协商内容,并报区委同意后认真组织实施。为提高协商质量,会前,万州区政协组建4个调研小组,围绕乡村五个振兴开展专题调研,既“下深水”,又“接地气”,深入镇乡街道、村(社区)、企业、相关部门、学校等详细了解全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情况。
“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方面仍存在短板,少数群众特别是‘三类’监测对象存在返贫致贫风险”“农村水电路气网等建设欠账较多、布局不均,城乡融合协调性有待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任务繁重”“产业发展仍存在风险,随着产业发展壮大,面临的自然、动植物疫病、市场、环保风险越来越凸显”……会上,委员们胸中有数,直接抛出问题。
如何走出一条符合万州实际的乡村振兴先行示范之路?委员们积极建言。
“要加强有效衔接,保持财政投入力度总体稳定,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建立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农村低收入人口帮扶机制、低保制度与解决相对贫困政策有效衔接机制。”
“要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聚焦11个乡村振兴重要支点镇高质量发展,差异化培育一批中心城镇、产业强镇、文化名镇,凸显中心功能、产业示范和文化特色,有效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等问题。”
“要持续开展‘双亮’活动,将‘双亮’成果串点成面,聚焦‘江村、山村’建设,找准产业融合和环境整治突破口、有机融入五大振兴内容,创新机制、创新‘亮’法,固化经验做法,形成长效机制……”
万州区政协主席罗能平强调,希望相关部门认真吸纳意见建议,持续树立高质量发展理念,围绕建成农业强区工作目标,深入推进“双百亿”工程,大力提升农业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兑现民生承诺,实现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唐 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