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城带园 以园兴城
本报讯 近年来,大足区人大代表和区政协委员围绕大足全域打造的石刻文化公园,从保护、传承、利用等方面聚智汇力,撰写了大量的议案、提案和社情民意信息。目前推进情况如何?
近日,大足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张有力、区政协主席陈廷剑,率领50余名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开展联合调研,为即将到来的区两会做好建言准备。
“十里荷棠·山湾时光”的“如梦荷棠”光影秀在今年国庆期间成为网红打卡地,人流如织、水泄不通,彻底在全国火了一把;以摩崖石刻为元素的大足石刻游客中心即将建成投用,并成为地标建筑;数字影院的4K影片《天下大足》和8K球幕影片《大足石刻》将成为震撼人心的艺术精品;大足石刻学术报告厅将承接更高规格、更大规模的会议……在“十里荷棠”、大足石刻游客服务中心,代表、委员们对当前大足区全域建设大足石刻文化公园有了更直观的感受和全新的认识。
“目前,大足正携手清华大学团队,系统编制大足石刻文化公园建设规划。将之打造成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载体、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基地、石窟寺国家遗址公园的重要支撑、巴蜀文化旅游走廊的重要引领。并与敦煌、龙门、云冈一起,争取中国石窟寺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着力把大足石刻打造成中华文化重要标志。”该区文旅委负责人的介绍,更是让代表和委员热血澎湃,激动不已。代表、委员们都是有备而来,对大足石刻文化公园的建言更是开门见山、直抒胸臆。
“建设大足石刻文化公园过程中要加快构建以大足石刻文化为魂的‘文化+N’产业链和文旅生态圈。”一直关注石刻文化公园建设的区政协教科文体卫办公室主任皮中伦建议,引入科技、文化与旅游产品融合,充分利用物联网、全息投影、5G等技术,打造沉浸式、科技化文旅新模式。
“推动石刻文化公园建设,首先应当界定大足石刻文化的内涵与外延。”人大代表龚爱华认为,大足石刻文化公园应该展现大足文化、川渝文化以及国家文化。使大足石刻文化公园成为宣传石刻文化、展示中华文明、彰显文化自信的靓丽名片。
政协委员陈世广认为,应明确全域旅游建设级别定位,及时修订调整规划,“有什么样的定位才有什么样的公园,有什么样的公园才有什么样的投入。”
调研组还建议,要始终秉持“石刻为魂、厚植底蕴、五山联动、城景融合、山水共生、醉美乡村”的思路,重点建设石刻研究保护、主题展示、文旅融合、传统利用四类主体功能区;大力实施保护传承、研究挖掘、环境配套、文旅融合、数字再现五大基础工程,建立健全石刻文化公园开发建设、产业发展等标准体系;创新城市发展模式,让公园融入城市、城市融于自然,推动生产场景、生活场景、生态场景叠加耦合,着力以经典之作呈现千年石刻深厚底蕴,以精品项目焕发千年石刻生机活力,真正实现以城带园、以园兴城。 (冯 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