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政协报数字报纸

国内统一刊号:CN50-0064
微信公众平台:CQZXB999
2022年03月08日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重庆政协报

重庆政协报同心向未来——2022全国两会特别报道 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联动探讨

版面翻页
同心向未来——2022全国两会特别报道
04
联动探讨

西部(重庆)科学城建设一直是委员们热议的焦点,不少市政协委员积极关注并建言。

高水平建设环大学城创新生态圈

“重庆正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高标准建设西部(重庆)科学城也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如何把握好科学城与大学城的关系,更好发挥大学城创新要素集聚、人才智力密集优势,全面推动大学城与科学城融合发展,高水平建设环大学城创新生态圈迫在眉睫。”市政协委员,重庆高新开发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杜国平表示,此前对大学城片区进行了现场查勘和梳理,发现该片区区位优势明显、交通基础条件良好、生态本底优越,历史文化资源丰富,具有连片开发价值,建成后能充分发挥大学城创新协同优势,成为全国最具影响力的环大学城创新生态圈。

“但是大学城科技创新存在产业缺载体、科技缺市场、企业缺人才、创新缺生态、城市缺商业等问题。”为此,杜国平建议,制定《环大学城创新生态圈建设实施方案》,研究制定出台《支持西部(重庆)科学城高校院所协同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扶持办法》,通过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探索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营造有利于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政策和制度环境,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效能和水平。“希望市政府能够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牵头推动大学城内各高校主体及西部(重庆)科学城联动打造环大学城创新生态圈,打开学校之间的物理围墙,构建心灵联系纽带,真正从总体上构建‘环大学城创新生态圈’,推动大学城深度融入西部(重庆)科学城。”杜国平言之恳切。

用“生活赋能”满足创新人才需要

在市政协委员、民盟重庆市委会秘书长杨虹看来,要高水平建设西部(重庆)科学城,规划理念必须超前,要符合当今世界城市发展尤其是科技创新区发展的趋势。杨虹认为,当前世界科技创新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区域城市化、产业多元化、人才年轻化,但是当前西部(重庆)科学城核心区城市骨架、功能配套尚不完善、公共服务供给欠缺、缺少高品质的城市配套基础设施来吸引科学人才落地。

“生活孵化创新”是科技创新人才的新需求,杨虹建议,用“生活赋能”理念来规划建设“生活导向型”科学城,充分重视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规划设计,促进城市区域间的协同发展,打造高浓度、高密度的多元交互网络,以生活魅力吸引创新、孵化创新,推动科技创新人群在思维碰撞下激发创新,催生创新经济蓬勃发展。针对科技创新人群工作与生活互融的特点,将工作空间与生活服务空间融合,打造“生活—工作”社区,形成生活与工作多元无缝连接的活力社区。城市设计突出功能紧凑性,打造15分钟生活圈,打造一系列文化场馆,举办各类文化活动,重点打造各类小而美的高品质公共空间,让科学城成为大众感受科技和休闲聚会的场所。

推进西部(重庆)科学城“一核五区”高质量发展

市政协委员、璧山区政协主席何平围绕西部(重庆)科学城“一核五区”高质量发展提出了自己的思考。他建议完善全域联动协调机制,建立联合招商机制,通过搭建联合招商团队形成合力。同时,坚持产业链与创新链交融发展,壮大创新主体。具体而言,培育电子信息、汽车、装备制造三大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打造材料、特色消费品等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高端装备、新材料、生物技术、绿色环保等重点领域加快建设一批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构筑产业体系新支柱;实施“一科三高”企业培育行动计划,加大科技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高成长性科技企业、高能级领军企业培育力度。 (程颖)

录入:徐影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重庆市委员会 地 址:重庆市渝北区红锦大道68号 邮 编:401147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