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政协报数字报纸

国内统一刊号:CN50-0064
微信公众平台:CQZXB999
2022年04月12日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重庆政协报

重庆政协报智汇经济圈 发力新赛道  同行向未来 主题发言 委员观点 部门回应

版面翻页
智汇经济圈
04

主题发言

再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智能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

王 林(市政协常委、重庆大学教授)

智能新能源汽车产业尚未地域固化、集群固化,为重庆市发展智能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提供了重要机遇期。重庆传统汽车产业发达,是典型的支柱产业,其转型升级面临机遇,但因“路径依赖”导致的调整比较“具体”、甚至出现阵痛,有所迟滞发展致使重庆处在全国第二三阵营。同时,重庆更面临着全球及国内其他省市智能新能源汽车产业培育的重大挤压。

当前,重庆的智能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呼之欲出,产业生态正在形成与完善。建议抓住机遇,积极投入,让传统燃油汽车重镇在智能新能源汽车时代焕发生机与活力。

一是积极梳理智能新能源汽车技术图谱与产业图谱。从创新链、技术链、产业链角度,勾连传统燃油车与智能新能源汽车技术、产业链。

二是找出重庆目前智能新能源汽车产业生态建构最关键环节,评估轻重缓急、短中长期,调研哪些可以通过招商引资引进解决、哪些需要加强研发技术解决、哪些短缺资金需要财政或者金融来支持、哪些需要完善政策、贯通渠道来推动。

三是政府大力支持、扶持,推动传统车企转型升级,紧跟智能新能源汽车技术进步步伐。从培育智能新能源汽车研发设计集群、打造智能整车工厂、配套充电换电装置、完善5G网络基站等基础设施,到汽车金融、衍生娱乐、车内办公等相关产业介入,形成多元支撑的智能新能源汽车产业生态。

四是拿出决战信心,抢抓最近两三年的战略机遇期与时间窗口期,积极培育重庆智能新能源汽车龙头企业与产业生态,在重庆再造一个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智能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

五是加强宣传引导,扩大智能新能源汽车使用人群。举全市之力,集众人之智,不断推进智能新能源汽车深入人心。

尽快制定深度融合的汽车产业新生态链规划

罗明刚(市政协委员、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首席专家)

2021年全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352.1万辆,同比增长157.5%,渗透率13.4%;2022年中国汽车行业预测,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到500万辆,同比增长52%,渗透率将达到20%。汽车“智能化新能源”的发展已势不可挡。重庆具有较好的整体基础和高质量企业主体,汽车产业的智能化、新能源转型升级,虽还存在不少问题,但总体来说,已具备了坚实的基础。建议:

加大对我市新能源智能化汽车创新主体的支持力度。针对我市具有全链条新能源智能化创新开发能力的创新主体,在股权融资、税收、政策资金、贷款等方面予以重点支持。积极培育电池、电驱系统、车规级芯片、高精度传感器、高精度地图等高新创新领域,以及像阿维塔这样以研发、品牌为核心竞争力的轻资产创新型汽车企业的发展。

制定包括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与能源、交通、信息通讯、智慧城市相融合的我市汽车产业新生态链规划。随着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的快速发展,汽车将被重新定义,汽车的生态链将向与能源、交通、信息通讯、智慧城市深度融合的车联网智慧出行方向快速发展,充/换电基础设施、智慧停车场等将是城市建设的重要发展点,需要智能充电、电能互动、车—桩—云蓄电池数据互联互通、智慧停车场等生态链快速形成。

以智慧停车场的建设为突破口,建立与智能网联汽车相融合的智慧交通体系。目前,由于存在停车场数据壁垒,无法实现全市智慧停车服务,造成市民停车信息获取难、共享难、停车难,而智能网联汽车的功能无法发挥,影响整个城市的交通效率,同时智慧泊车创新业态也无法发展。建议由市大数据管理局、市城市管理局等牵头建立全市统一的智慧停车管理平台,并出台政策推动全市停车场将场端数据逐步接入市级平台,实现全市停车数据资产的共享、交换、开放,培育停车大数据的智能化应用;加强智能泊车基础设施标准体系建设,规范停车场场端建设标准与数据接口标准,并提出开放要求,鼓励打造新型智慧停车场。

加大充电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加大对电网功率资源进行智能化管理升级的力度,协调更多资源支持大功率超充场站建设,鼓励运营商升级现有充电设施电压等级,建设具有大功率充电设备的充电站。同时,建立充电信息平台,用户可通过该平台查询充电站和充电桩的使用情况。

新能源智能化转型升级的成功根本在人才,建议政府牵头,充分发挥大学、科研院所、企业各自优势,形成创新人才互动和联合培养机制。打造针对智能网联技术、软件技术、“汽车+IT+通信”的复合型人才;引进国外高级人才;鼓励企业与高校联合培养交叉领域复合型人才。

加强成渝协同发展新能源智能汽车顶层设计

张正萍(沙坪坝区政协常委、小康集团轮值董事长)

基于对行业形势的深刻洞察,小康集团乘势而为,抢抓机遇,于2016年开始全球化布局高端新能源智能汽车发展,通过技术创新及商业模式创新培育并形成核心竞争力,推出了差异化并符合中国国情的新能源智能汽车产品。去年4月,小康集团与华为深度跨界融合,围绕技术、渠道、产品三大产业核心展开合作,携手推进新能源智能汽车业务高质量发展。去年12月2日,赛力斯旗下全新高端智慧汽车品牌AITO发布。去年12月23日,AITO品牌正式发布首款智能豪华SUV-AITO问界M5,今年3月5日已正式首批交付。该车型是首款搭载HarmonyOS(鸿蒙)智能座舱的量产车。

为推动重庆新能源智能汽车的高质量发展,建议: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加强协同发展新能源智能汽车的顶层设计,发挥长板效应,充分强链补链。加强顶层设计,增强成渝两地人才、能源、技术等方面的融合非常必要,要以能源为主的产业链一体化、核心技术研发一体化、应用场景一体化三个维度推动两地新能源智能汽车一体化发展,加强两地在产业链的全面合作,强链补链,优势互补,形成优质且完整的新能源智能汽车产业集群。

进一步增强对高端新能源智能汽车行业企业的政策支持和金融支持。新能源智能汽车属于资金密集型、人才密集型行业,其特点是重资产、大投入、长周期。对有发展潜力的新能源汽车企业,建议政府从政策及资金层面、从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层面,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支持企业在新能源智能汽车关键核心技术培育、核心零部件攻关、品牌推广及智能制造等方面的投入。

进一步增强对企业高端核心技术及管理人才引进的配套支持,给予个人所得税减免支持等,真正让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目前我市及各区县均出台了相关政策,但是与沿海及发达地区相比,我们这方面的支持力度还有很大差距。希望在人才引进、人才服务等政策层面加大力度,让重庆真正成为人才高地,助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强化工匠型人才培养 为汽车行业注入新活力

刘青山(永川区政协常委、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分公司副总经理)

绿色出行是全球大趋势,背后更是一场全新的绿色能源革命。作为全球知名的SUV和皮卡制造企业,长城汽车积极响应国家新能源发展战略,正进行全面创新变革,向全球化智能科技公司转型,在新能源领域进行全产业链布局,用技术创新带给用户和市场更多惊喜,在国家新能源发展战略中发挥重要作用。

在新能源研发方面,长城汽车提前布局,全面响应,持续深化汽车电动化发展之路,不断在纯电、氢能、混动三大领域进行精准投入,提升“绿能”应用,加快从低碳到零碳的步伐,接连推出各项战略以及先进技术,保证诸多成熟产品迅速落地。

长城汽车重庆永川智慧工厂经14个月建成投产,公司追加46亿元扩充产能、完善产业链、建立四大中心,分别为研发、销售、采购以及生产制造,打造以整车为中心,五大核心零部件企业为支撑的汽车产业集群,助力永川打造千亿级汽车产业生态城。

为贯彻国家“双碳”战略,积极为地方作贡献,长城汽车规划打造集团首个零碳智慧工厂,落户重庆工厂,但目前存在资源获取难、区域政策不明朗、提质改造难等问题。建议我市协同多部门实地考察、研判,提供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出台相关政策,加大财税及政策扶持力度,帮助企业建设零碳工厂、低碳园区等双碳重点工程。

产业变革伴随技术革新、升级,对专业的人才队伍和强大的产业工人也提出了更加迫切的需求。以持续工业化和产业升级、“双碳”时代中的绿色发展为背景,高端人才缺口将持续扩大。今年,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印发的《“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提及,激发企业和人才创新活力是提升能源产业链现代化水平的措施之一。由此可见,新能源领域的人才培养对于行业发展至关重要。建议响应“十四五”期间“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教育发展目标,整合本地教育优势资源,提高职业教育适应性,调整职教教学中心,强化工匠型人才培养;对接企业需求,建立改革试点。培养更加专业的人才,为汽车行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持续关注客户需求 不断进行科技创新产业创新

杨 敏(市政协委员、重庆百事达汽车有限公司董事长)

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潜力巨大,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汽车智能技术的进步、商业模式的创新,使新能源汽车进入了快速发展轨道,未来还将保持较快增长态势。新生代消费者快速增长,将进一步促进智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

新趋势已经显现,如何实现新能源汽车特别是智能汽车的高质量持续发展?建议:

一是加大和优化重庆智能新能源汽车产业布局。重庆虽是汽车工业重镇,有良好的基础,但与广东、上海等地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希望政府和企业能够以开放的思想来打造这个产业,在大力发展本土汽车企业的基础上,和其他优质新势力车企合作,利用好重庆现有的生产基地,让更多企业参与重庆的智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

二是关注产品质量与创新。智能新能源汽车应当满足消费者对于安全、便捷、绿色节能、互联的核心需求。车企要持续关注客户需求,不断进行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

三是树立消费信心。建议政府制定相应的财税优惠政策,对新能源购车、用车给予适当补贴,同时加大充电站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新能源汽车使用的便利性;而车企要丰富和推出有竞争力的产品,充分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意愿。

录入:徐影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重庆市委员会 地 址:重庆市渝北区红锦大道68号 邮 编:401147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