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观点
胡远志 市政协常委、重庆理工大学车辆工程学院院长
加大对重庆本地研发机构的培育和扶持力度,建设设计开发、仿真分析、智能制造所用正版软件的公共服务平台,大型试验或智能化试验装备的公共试验平台。以高校管理为依托,与区县政府合作,结合各个地方的重点产业,共建不同领域的多个实验室或多个研发基地。创新产学研合作模式,实现人才聚集,培养更多专业人才,为先进汽车零部件企业提供人才、技术、研发和服务保障等。
周 雄 市政协委员、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总经理
预计2025年,我市电动私家车有望突破20万辆,各类充电桩总数将达27万个,其中公共充电桩将达到7万个,电动汽车大规模集中充(换)电对电网安全稳定提出更高要求。建议我市提前研究编制公用充电桩(站)规划布局,市电力公司将配合做好电网补强升级,进一步提升充电基础设施服务保障能力。
罗宇光 市政协委员、庆铃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
目前重庆氢能产业处于发展前期,无论是应用项目落地、产业链企业聚集、技术研发创新、行业人才引进,还是企业做大做强,都离不开政府端、政策端的支持。建议加大专项资金扶持,支撑氢燃料电池及关键零部件动力系统,整车集成和氢能基础设施等核心技术的创新,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加快“卡脖子”技术攻关和专用部件自主化,促进产业提质降本等。
李静波 市政协委员、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首席专家
建议围绕国家政策方向,涵盖新能源与智能汽车市场全链条,搭建高效沟通平台,解决选车购车服务、用车评估、汽车网络服务配套、充换电服务、维修保养、二手车交易、回收利用等多项企业与用户共同关心的重点环节难题,打造共性技术和行业标准,建设规范且创新的汽车市场生态,促进市场高速发展。
许宏图 市政协委员、中国民生银行重庆分行行长
民生银行重庆分行专门设立了战略客户部汽车团队,围绕重庆汽车产业“产—供—销”全链条提供综合化、线上化、智能化的金融服务。中国民生银行重庆分行一定会主动担当作为,用好用足总行现有支持,主动向总行争取政策,聚全行之智,以金融之力,支持重庆新能源和智能汽车高质量发展,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和西部金融中心建设。
徐中明 市政协委员、重庆大学汽车工程系教授
加强新能源智能汽车复合型人才培养、培训。新能源智能汽车需要大量复合型人才,既要懂汽车,还要懂电池、通讯、控制、能力管理等,学科交叉型人才是目前培养的方向,加强校企合作、企业参与人才培养非常必要。此外,建议积极招商引资,引进汽车动力电池生产企业落户重庆,提升重庆造汽车动力电池质量和产量。
(本版图片 邓永宏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