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市政协委员苏光华
大力推广“产业村长”制度,挖掘乡村发展“领头羊”;参与撰写市政协五届三次会议重点提案,为农村“三变”改革提出可行建议;在全国政协“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发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视频调研座谈会上,作题为《统筹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要强化有机衔接》的发言……翻开市政协委员、民盟盟员、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民族宗教委主任苏光华的“工作簿”,农村产业发展、乡村振兴是他长期关注的重点。
“产业村长”引领产业振兴
在彭水三义乡龙合村打造蜂蜜产业、新田镇石龙村建设红薯基地、绍庆街道天台村推广种植鹰嘴蜜桃……推行“产业村长”制度以来,彭水各色农业产业遍地开花、错位发展,共同描绘出一幅产业欣欣向荣的发展图景。这背后,有时任县农业农村委主任苏光华的一份贡献。
“发展特色农业产业需要新型经营主体带头示范,但在以前都是农民自主经营,如何寻找产业‘带头人’,一开始我们也没有经验。” 苏光华只好“摸着石头过河”,从乡村能人中寻找典型,进行产业试点,再总结经验、推广做法。
于是,对羊肚菌种植很有经验的退伍老兵侯春均,在三义乡的推荐下成为了彭水第一个“产业村长”。在他的带领下,2018年,三义乡莲花村建起30亩羊肚菌生产基地。为帮助基地建设,县农业农村委为其争取了近70万元的发展资金。在各方支持下,侯春均的羊肚菌基地发展得越来越好,还带动了当地村民增收致富。
侯春均的成功证明了“产业村长”的可行性。2019年,在县农业农村委的支持下,“产业村长”制度在三义乡全乡推行,取得亮眼成绩。“2020年,总结三义乡的成功经验后,彭水全面推行‘产业村长’制度,并在全市率先制定相关实施意见,通过组织、培训、项目、资金和表彰等方式给与‘产业村长’政策保障。”苏光华介绍,如今彭水39个乡镇、街道先后落实了“产业村长”274名,实现了村村有“产业村长”。
彭水“产业村长”引领产业扶贫的经验也在全市得到推广,还被新华社等新闻媒体专题报道。
重点提案助力“三变”改革
“产业村长”是农村产业发展的有效模式,“三变”改革则是乡村振兴的强劲动力。为稳步推进农村“三变”改革,民建重庆市委会、民盟重庆市委会、民进重庆市委会、九三学社重庆市委会、台盟重庆市委会,在市政协五届三次会议期间提交了《关于加强我市农村“三变”改革的对策建议》的联名提案,被列为2020年市政协重点提案。
提案督办会现场,作为提案撰写人之一,苏光华从自身工作出发,建议“预算安排‘三变’改革专项试点资金,根据试点村大小适当安排工作经费,加强对“三变”改革从业人员业务培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完善农业项目财政补助资金股权改革政策措施,由市农业农村委设立农业项目财政补助资金股权化改革专项资金,市财政局预算安排财政补贴资金股权化改革专项试点资金”,得到了市农业农村委的现场回应。
“我的建议在后续的复函中也得到了落实。”苏光华介绍,同年,市农业农村委优化财政扶持政策,安排市级财政资金1130万元,用于支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深入推动“三变”改革。同时,市农业农村委把“三变”改革、基层治理等作为党支部书记集中轮训的重要内容,2020年共培训村党支部书记、农村党员致富带头人、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等“三变”改革从业人员349人。
积极呼吁打破交通瓶颈
提案的有效落实,进一步激发了苏光华的履职热情。随着工作的转变,他在继续关注农村产业发展的同时,也将关注的目光转向如何更好促进渝东南少数民族地区实现更好发展。为此,苏光华陆续提交了《关于充分考虑少数民族地区实际情况据实补助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建议》《关于指导彭水县完成森林覆盖率赎卖的建议》《关于助推渝东南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的建议》等提案。
“近年来,彭水的交通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仍存在对外通道能力需进一步提高、内部路网结构有待完善、实现‘乡镇公路通三级’有困难等问题。”在苏光华看来,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是助力渝东南地区实现更好发展的重要措施。
苏光华建议,相关部门应充分考虑少数民族地区底子薄弱、地形地势复杂等实际情况,据实补助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取消地方配套资金,减轻少数民族地区资金压力。“我在市政协五届五次会议期间提交了相关提案。目前,市交通局已与我进行了初步联系。”苏光华也期待着提案能得到有效办理,切实打破渝东南地区交通建设瓶颈。
“履职为民是每位政协委员的责任与担当。”苏光华表示,接下来,他将围绕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发挥政协委员敢建言、建真言的特色,积极为渝东南少数民族地区实现更好发展鼓与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