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是确保中国人的饭碗主要装中国粮的关键。如何守牢耕地红线、改善耕地质量?6月14日,围绕这一问题,市政协常委会会议第五专题组讨论会上,市政协常委们结合自身工作,积极建言献策。
“在参加了针对耕地保护、提升耕地质量的前期调研后,我注意到我市仍存在农村道路建设标准较低、影响农产品运输,农田灌溉设施配套不足,农业机械化水平有待提升等问题。”市政协常委、渝中区政协副主席乔宏建议,组建市、区县、乡镇三级耕地保护工作专班,全面压实耕地保护党政同责责任,推动形成全社会耕地保护合力。同时,结合乡村建设行动,协调相关部门扎实推进“四好农村路”、农村污水和垃圾收集处理等设施建设,提前谋划设施农业等一批基础设施建设。
“当前我们的耕地质量提升主要集中在对农田进行‘小改大’‘坡变平’的‘外观’改造上,还应更加重视提升耕地自身生产力。”市政协常委、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教授李航建议有关部门结合市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在全市范围内利用秸秆还田等方式,实施土壤有机质提升计划,做好水土保持工程,减少土壤肥力流失,实施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计划,不断提升我市耕地质量。
这一建议也得到了市政协常委、市档案馆馆长李华强的认同。“提升耕地质量就要解决好农业面源污染问题。”李华强介绍,在农业生产中,化肥、农药的使用产生的农业面源污染加剧了土壤污染,也威胁着农产品质量安全。为此,他建议大力推广科学施肥,提高用肥的精准性和利用率,鼓励农民多使用绿肥和农家肥;同时积极推进新型肥料产品研发与推广,集成推广种肥同播、化肥深施等高效施肥技术。
在确保耕地面积、提高土壤质量的基础上,如何激活耕地保护的内生动力?“撂荒地、非粮化耕地的大量出现,主要还是因为种植粮食产生的经济效益不够高。”市政协常委,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党委书记、馆长程武彦指出,当前我市农田亩产低于全国水平,农产品经济效益较低等因素都是耕地流失的重要原因。他建议在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宜机化改造的同时,大力发展设施农业,通过工程技术手段,提升农作物产量。此外还要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规模化农业,从而提升粮食种植经济效益。
“严格耕地保护、提升耕地质量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件长期性工作。”与会市政协常委们达成共识:相关部门要学习国内外先进经验,在对我市土地资源进行精细调研后,根据各区县土地质量情况,科学细致地开展土地整治工作;处理好耕地保护和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激活耕地保护内生动力,不断夯实粮食安全命脉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