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作孚重回公众视野后,为人所知最多的是他组织指挥了“宜昌大撤退”。为什么历史会选择卢作孚担当这个使命?查阅了相关资料后得知,这是因为他早就为这一天的到来做好了多方面的准备。
卢作孚1930年去东北考察,在悉心学习日本人管理与技术的同时,也目睹“日本人在东北之所作为,才憬然于日本人之处心积虑,才于处心积虑一句话有了深刻的解释。才知所谓东北问题者十分紧迫,国人还懵懵然未知,未谋所以应付之。”“根本有为是需要办法的,是需要整个国家的办法的,是需要深谋远虑,长时间不断的办法的。”不等国家拿出办法,卢作孚率先投入了抗战的准备,师夷人之长技而后制夷。其中最主要的几项准备工作如下:
成立东北问题研究会。回到重庆后,卢作孚在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大力支持下,于1931年9月23日在北碚发起成立了东北问题研究会。研究会为大后方人民了解东北形势,警惕日本军国主义的侵华野心,发挥了很大作用。当时的峡区图书馆购进了大量与东北和日本有关的书籍。卢作孚在1931年11月首次发行的《东北游记》一书的附录中,就列有近170种有关东北问题的图书目录、编著译者、出版书局和定价。“……一到晚上八点以后,随处碰到手里拿着书本的人,不是民众学校夜学出来的学生们,就是在图书馆研究东北问题的峡局职员。从来峡局文化事业莫有见过如此的兴盛现象,尤其是晚间。”
迅速加快民生公司发展,统一川江航运。卢作孚赴东北考察之前,民生公司只有3艘船。考察之后,卢作孚利用收购、入股、合作、代理等办法,加速整合川江民营航运。1935年民生公司大小轮船达到46艘,成为宜昌以上最大的轮船公司。与此同时,卢作孚还提早做好了抗战运输的油料、器材等战略物资准备。
大力推进北碚峡区的各项建设,尤其是科教文化事业的建设和完善。兼善中小学、北川铁路、中国西部科学院、博物馆等设施相继建成。在卢作孚积极倡议推动下,1933年的中国科学社年会在北碚温泉公园召开。这次会议的召开,对全民族抗战爆发后的大规模内迁,特别是科研院所、文教单位和著名文学艺术界人士的内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促成川省和平及军政归属中央。卢作孚素来反对以暴力方式令“已成之一部分势力推倒他一部分势力”,强调“必需以建设的力量作破坏的前锋,建设到何处,才破坏到何处。”“破坏的实力是建设,绝不是枪炮,亦不是军队。” 故一直致力于化解川省各军阀之间的对立冲突,谋求消弭战争,开展建设竞赛的新局面。
1936年7月3日,卢作孚给蒋介石写了《如何应付当前之国难与敌人》的信,他站在国家立场上,面对日本随时可能吞噬中国的紧迫形势,要求当政者尽最大努力做好反侵略战争的各项准备,处理好内政外交、军事交通、中央地方、政府民间、经济财政和文化教育各方面关系,全国统一行动,坚持长期抗战,争取国际支持。1937年3月,四川省主席刘湘委派卢作孚与四川省政府秘书长邓汉祥为代表到南京谒见蒋介石,商定四川“军队国家化、政治统一化”的办法。这一重大举措,不仅制止了中央军和地方军的一场恶战,免除了战时后方的隐患,也为川军走上抗日前线立下赫赫战功创造了条件。
全民族抗战爆发后,卢作孚以一介平民的身份,临危受命先后担任最高统帅部军事委员会第二部副部长、军委会下设水陆运输管理处处长、交通部常务次长等职,负责组织指挥战时水陆运输,并率领民生公司全体员工,以“抗日救国”为己任,出色完成了抢运兵力、武器和军粮支援前方,撤退政府机关、工厂、学校、科研院所及大量人员、物资到后方的战时运输任务。
1938年10月至12月,卢作孚亲临宜昌,组织指挥了被誉为“中国敦刻尔克”的宜昌大撤退。
(作者系卢作孚长孙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