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祖宗留下油炸饼
古代重庆是巴族的主要生息地。考古队发掘多座巴人墓,发现饼状食品,经检测为油炸,时期为战国年间,足证重庆植物油加工业始于公元前。这个发现说明,巴渝先民晓得白水煮菜不好吃,以土法榨油用于烹饪。
19世纪中末叶,土榨油坊陆续兴起,既榨食用油,也榨桐油。土法制油的传统工具,由榨筒、榨尖、榨杆及铁圈、尖方、尖碗、撞杆、上下油槽等组成,另有炒锅、石磨、槽碾、蒸灶等配套设施。方式为冲压、碾压,动力为畜力、水力、人力。因工具落后,出油率低。根据作物成熟的时间,本埠每年6月至9月榨食用油,10月至次年4月榨桐油。
1940年4月,国民政府经济部工矿调整处、重庆中国银行及中国植物油料厂共同集资450万元,引进英、美、德等国设备,在江北紫云宫筹建第一家机器榨油厂——四川榨油厂。次年元旦建成投产,拥有6台榨油机,每天可加工食用油40吨,缓解了市民需求。
本埠传统食用油品种为菜籽油、麻油、花生油。菜籽油就是俗称的菜油,是用油菜籽榨出来的一种食用油,每年油菜花盛开后,大小作坊相继进入生产旺季。早年的麻油则是麻籽压榨出来的,只是到了近现代,大部分地区才用芝麻榨油。
桐油的妙用
桐油为非食用油,它具有干燥快、比重轻、光泽度好、附着力强等特性,广泛用于建筑、机械、兵器、车船、渔具、电器制造业中。
1928年8月,美商“施美”洋行在重庆建立第一家炼油厂,提炼桐油。l930年美商“生利”洋行在南岸徐沱建立炼油厂。1936年11月,中国植物油料厂重庆分厂建成,12月起炼制桐油。由于桐油是制造油漆、油墨的主要原料,大量用于防水、防腐、防锈涂料,并可制作油布、油纸,一度成为战略物资。
抗战时期汽油短缺,中国汽车制造公司于1941年制造桐油汽车成功,9月在重庆作行车表演,以后又作长途试验,均取得良好效果。
1942年春,李嘉仲根据周恩来指示,与赵君陶、杜贵文、陈野萍等人一起,以发展实业为由,在黄桷镇创办北碚炼油厂,以植物油为原料试制汽油代用品。土汽油驱动了八路军办事处的大卡车,虽然不如洋油,跑起来照样欢快,不知有多少向往延安的青年搭乘着大卡车踏上新的征途。
从业人员及团体
食用油的销售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由小商贩承担。他们从榨油作坊批发进货,肩挑油篓走街串巷,沿途叫卖。城市近代化后出现油蜡铺,三两五两都可零售,升斗小民是主顾。量具是油提子,哪家的分量旺实,老市民心中有数。
1931年9月,市油业公会成立,首任主席为喻联三,办公地点在鱼市街“兴隆居”茶社。公会内设出口组、运商组、行栈组、销商组,分别办事。大商号有“集义”“永生”“财神”“华光”。l932年重庆市区扩大后,江北、沙磁、南岸等区原有的油业公会并入市油业公会,改称分会。全市会员近600家。
1937年7月,市植物油业公会成立,负责人为刘守仁,办公地点在化龙桥四川桐油贸易公司。该公会成员主营桐油。1942年9月,成立第一区植物油制炼工业同业公会。这是一个跨地区组织,其成员包括重庆及川东、川中、陕西、鄂北158个县、80多家炼油厂。据1944年1月统计,全市有35家国营、民营炼油厂参加同业公会。
由于区位优势及加工业发达,重庆是西部最大的食用油集散市场。据l942年调查统计,时有贩运商90家、零售商800多家、油行6家、堆栈16家、经纪人50多人、从业商贩共计近千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接管官僚资产基础上,1950年成立中国油脂公司西南区公司,1953年成立重庆油脂公司,陆续兴建巴县白市驿植物油厂、綦江油料加工厂等企业,同时改扩建一批加工企业。经过多年技术改造,全行业实现机械化,并逐步采用先进工艺和设备。1981年江北油脂储炼厂建成精炼油车间,生产脱磷、脱酸、脱色、脱臭的“四脱油”,供应市场。1984年,该厂又引进意大利油脂精炼和配套设备,1990年产出色拉油,国庆节上市。食用油包装方式,普遍由散装改为瓶罐装。
品种方面,1953年进行米糠油、黄豆油试榨。1965年,国家投资在北碚区余家背新建“东方红”油脂储炼厂,精炼棉籽油。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长寿、綦江、江北、璧山、合川、江津等区县,先后生产出棉籽油、蓖麻油、卷籽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