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抓手”助力委员参与双城经济圈建设
——访大足区政协主席廖文丽
大足的夏天,是一串激情、火热、绚烂的旋律。在大足区政协主席廖文丽的带领下,川渝政协媒体联合采访团进企业、入乡村,看发展、听故事。一路上,关于大足的历史与变化、政协的使命与职责,廖文丽都了然于胸,侃侃而谈。
“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重庆市第六次党代会精神,是大足区政协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也是需要遵循的‘一条主线’。”廖文丽表示,围绕贯彻落实市第六次党代会精神,区政协主席会议成员、各委室界别负责同志和中共党员委员发挥“头雁引领”效应,做到先学一步、学深一层,在学习宣传中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形成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生动局面,迅速掀起学习宣传贯彻热潮。
围绕这条主线,该区政协还充分运用“政协大讲坛”、委员培训班、网站公众号等多种形式,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对市第六次党代会精神进行宣传解读,让市党代会精神深入人心、家喻户晓,形成学习宣传贯彻的强大声势和浓厚氛围。“为确保市党代会精神在大足落地落实,我们也要找准政协履职工作的着力点、切入点和落脚点,全力提升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工作质量。”廖文丽话语铿锵。
“大足作为重庆主城都市区桥头堡城市,是成渝相向发展的战略腹心和特色产业聚集区,可直接承接成渝两地‘双核辐射’,在唱好‘双城记’、建好‘经济圈’中有着独特的区位优势,扮演着关键角色。”廖文丽表示,大足区政协锚定该区第三次党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聚焦大足石刻文化公园建设、培育壮大特色产业集群、川渝毗邻地区融合发展等工作,精选课题、深入调研、广泛协商、精准建言。“委员传承文化”活动便是该区政协助力双城经济圈建设的“三大抓手”之一。
区政协以各委室为纽带,通过多种形式向大众展现大足历史文化之美。如6月13日,“禅意大足·石韵悠长”政协委员传承文化活动在宝顶石刻景区瑞相广场举行,市民们在这里可以领略大足石刻风采,体验传统雕刻技艺;6月27日,“情意大足·梦里荷棠”委员传承文化主题活动在大足“如梦荷棠·山湾时光”举行,将大足荷莲文化推向全国。同时,该区政协还组织委员围绕石雕石材产业发展、石雕技艺传承等开展专题调研,全力助推大足石刻文创园建设发展。
作为助力经济圈建设的第二个抓手,“委员牵手企业”正助力大足打造特色产业高地。廖文丽接着说,围绕“建强链接成渝的‘两高’桥头堡”主题,以界别为载体,该区政协组织337名委员“一对一”联系企业,“线上线下”助力解决企业发展难题。“区政协还组织部分政协委员到攀枝花学习考察,建言发挥两地优势,积极争取攀钢直销供应点落户大足,以此搭建川渝两地钢材采购、供应、销售、中转等桥梁,大大节约中间成本,有效助力川渝两地合作共赢。”廖文丽自豪地向记者介绍。
“而第三个抓手‘委员走进乡村’,则助力大足打造城乡融合示范。”廖文丽表示,区政协开展的“天下大足·醉美乡村”二十四节气传统民俗文化活动,通过组织委员参与、创作、拍摄专题视频,为当地各镇街特色产业、传统文化、地域美食推广代言,全力助推农业高质高效、农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聚焦“大安农业园区建设、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等课题开展的专题调研,形成了《关于大安农业园区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关于拾万镇“农文旅”融合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提供给党委政府决策参考,为早日把大安农业园区打造成为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和乡村振兴川渝样板区贡献了政协智慧。
“稳定经济大盘 稳住社会大局”是今年全市政协持续开展的重点履职活动,大足区政协在其中发挥了哪些作用?面对记者的提问,廖文丽的回答是“行动”。
围绕稳定经济大盘,该区政协开展“科技型企业培育发展”常委会会议协商、“打造锶盐产业集群,推动建成‘世界锶都’”视察活动等履职活动,组织广大委员聚焦重大项目、重点企业、重大工程、重要产业,深入查找分析大足经济运行中“稳”和“保”的困难与问题,助力牢牢把握经济工作主动权,推动经济实现质的稳步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围绕稳住社会大局,该区政协开展“基层社会治理”常委会会议协商、“推动新的生育政策落地见效”主席会议协商等履职活动,组织广大委员深入基层、深入现场、深入一线、深入群众,掌握了解广大委员和人民群众关注的生产、生活、生态中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及时释疑解惑、疏通情绪,积极化解矛盾、纾困解难。
“同时我们还着力建好委员工作站,全力推进‘渝事好商量’协商平台建设,推动协商民主工作走深走实。”廖文丽说,区政协将继续紧扣区委、区政府确定的年度重点民生实事,充分发挥政协联系面广、包容性强等优势,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助力和谐稳定,以实干实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程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