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政协报数字报纸

国内统一刊号:CN50-0064
微信公众平台:CQZXB999
2022年08月30日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重庆政协报

重庆政协报川渝政协媒体“同心筑双城,共助新发展”联合采访活动特别报道(二) 内江:“成渝之心”   “内力”澎湃 双城经济圈建设中的“1+4+4”政协智慧 大足:做好“三篇文章”   助力川渝共建 “三大抓手”助力委员参与双城经济圈建设

版面翻页
川渝政协媒体“同心筑双城,共助新发展”联合采访活动特别报道(二)
02

大足:做好“三篇文章” 助力川渝共建

□ 本报记者 程颖/文 秦杰 /图

“当……当……当……”一千多年前,昌州大地山野某处,石刻工匠们在天然石壁上开凿造像。石粉飞溅中,一个个精雕细刻的作品逐渐显露真容:涅槃重生的半身佛像、流光溢彩的千手观音、因果流转的六道轮回、潜心修为的牧牛画卷……

“躺”在舒适的座椅上,仰观8K球幕,5万余尊石窟造像通过屏幕一一呈现,立体、全景的视觉效果和完整、细腻、震撼的观影体验让人回味无穷。这样的“沉浸式”体验来自于大足石刻游客中心。经过1年多的拍摄,两部特种电影——4K宽银幕电影《天下大足》和8K球幕电影《大足石刻》在该中心数字影院正式上映,让游客可以“近距离”欣赏穿越千年的艺术瑰宝。

凿石之声跨越千年,灼灼匠心一脉相承。作为重庆主城都市区桥头堡城市,成渝相向发展的战略腹心和特色产业聚集区,近年来大足区抢抓机遇,加快做靓享誉世界的文化会客厅、建强链接成渝的“两高”桥头堡,全力做好“国际文旅名城、特色产业高地、城乡融合示范”三篇大文章,奏响了一曲川渝共建共享、群众共富共乐的发展新乐章。

近日,川渝政协联合采访团走进大足区,挖掘做好“三篇文章”背后的政协故事——

让千年文脉融入国际文旅名城建设

大足石刻游客中心于7月20日正式投入运行,在这里,游客不仅能观看上述两部特种电影,还可以“探访”大足石刻文物医院,观摩文物修复过程。从“望闻问切”到“治疗”,在这里,“患病”文物通过全流程“服务”,生命得到延续,焕发新的活力。

文物医院的从无到有,让大足区政协委员、文博副研究馆员、大足石刻研究院“大足学”研究中心人员唐长清十分感慨。一直以来,唐长清不仅致力于抢救搜集崖壁上的“文字密码”,也专注于为石刻文物“做体检”。“我的理想就是守护大足石刻,修复和还原历史,让更多精美的石刻说更多动听的话。”唐长清的话语真挚而深情。

大足石刻是重庆市唯一的世界文化遗产,擦亮这一金字名片,是大足政协人多年来念兹在兹的厚重情结、持续发力的实际行动。历届政协委员中,像唐长清一样的大足石刻守护人不在少数,他们牢记“一定要把大足石刻保护好”的使命,通过撰写提案、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大会发言等方式,不遗余力地为石刻的保护、传承、利用鼓与呼。

“比如游客中心的建设,就离不开委员的持续追踪。” 该区政协副主席何永忠举例说,多年来,大足区政协委员们呼吁建设高标准大足石刻游客接待中心,推动大足旅游环境及设施提档升级。如今,大足石刻游客中心设计日接待能力1.5万人,包括旅游综合服务区、接待大厅、数字影院等,全面提升游客接待能力和服务质量。

在不断推动旅游产业“升级更新”的过程中,大足区政协还助力壮大文创产业。

在三驱镇,大足区石刻文创园如火如荼建设的同时,来自全国各地的工美大师正专心致志地创作着文创产品。据大足石刻文创园干部段勇介绍,目前,该文创园已入驻27位国家级、省级工艺美术大师,汇聚城市雕塑、石雕、玉雕、铜雕、木雕及数字文创、创意设计企业共160余家,协议引资200余亿元,一期90%以上企业已开工建设,正全力争创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

“在二期建设中,我们规划了全国首家雕刻共享产业园,采取资源共享、市场共建、设备共用的模式打造川渝雕刻产业聚集地,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段勇说,文创园吸引了50家川籍企业入驻,园区内的川渝石刻特色文创产业实训基地还集中了大足和安岳两地的石雕非遗传承人,通过学术讲座、协会交流等形式进行技艺和经验交流学习。

“围绕文创园建设,政协委员们也下足了功夫。”段勇告诉记者,大足区政协多次组织委员围绕石雕石材产业发展、石雕技艺传承等开展专题调研,全力助推大足石刻文创园建设发展。同时,立足实际、依托优势,大足区政协正全力助推川渝雕刻共享产业园建设,打造雕刻品牌。

为更好地传承大足石刻文化,大足区政协还以“委员传承文化”为抓手,围绕“做靓享誉世界的文化会客厅”主题,以委室为纽带,开展“委员传承文化”活动,打造“如意大足·茶艺茗香”“诗意大足·桃李芬芳”“禅意大足·石韵悠长”等系列文化盛宴,着力诠释大足文化内涵、彰显大足文化形象、提升文化自信。

做强静脉产业打造特色产业高地

在大足双桥经开区,记者看到,位于该区的循环经济产业园一边“吞”下城市垃圾,一边“吐”出再生资源。废旧金属、机械设备,经过集中回收、破碎提炼,“重生”产出钢、铅等材料;工业废料,摇身一变“洗去”危险标签,成为再生资源进入城市运行系统……“化腐朽为神奇”的工艺流程正在大足串起条条静脉“黄金链”。

全球资源紧缺,让第四产业静脉“回流”带来的节能环保和循环利用成为了产业发展“香饽饽”。大足区紧抓这一机遇,迅速发展静脉产业,成为重庆市静脉产业聚集度最高的区域。足航、春兴、德能等再生金属企业,艾诺斯、一电等蓄电池企业,重庆汇集、中天电废等废旧汽车、废旧电子电器再生企业……25家再生资源与新能源企业的集聚发力,让大足区成功跻身“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

来到威立雅油气环境治理(重庆)有限公司,记者看到一袋袋油基岩屑被码放整齐,车间内的各类设备有序运转。油基岩屑是页岩气或石油勘探开发过程中产生的危险废物,经过热脱附工艺处理后,可用于透水砖生产;而热脱附产生的废油则可用于调配钻井液,重新用于页岩气开发使用。

这家由世界500强企业——法国威立雅集团投资建设的静脉产业项目为何落户大足?“大足区位优势明显,辐射渝西、川东周边,大足、荣昌、威远、自贡、泸州等地的油基岩屑都由我们公司处理。”威立雅油气环境治理(重庆)有限公司项目总经理邬江华表示,大足交通便捷的区位优势和静脉产业发展的基础吸引了公司落地。该公司还计划在大足区打造全国首个页岩气行业环保示范基地。如今,该公司每年能处置12600吨油基岩屑、1800吨油基钻井液,并用废渣生产8万平方米透水砖,减少碳排放6万吨。

数据显示,2021年,大足区实现静脉产业全部工业产值200亿元,静脉产业已成为大足工业强区战略的强大引擎之一。新兴产业崛起的背后,是大足区政协围绕静脉产业发展汇智聚力的“身影”和“声音”:

以“委员牵手企业”为抓手,337名委员“一对一”联系企业,形成“一企一档”台账化管理,及时了解企业动态;

区政协人资环建委组织视察调研,形成《擦亮工业特色品牌 打造静脉支柱产业》调研报告,提出“合理规划布局、扶持龙头企业、扩展产业链条”等建议;

区政协委员孟豹自2018年起就开始重点关注静脉产业,先后撰写《关于以静脉产业为抓手,统筹推进成渝生态绿色一体化建设的建议》《关于依托再生资源产业园打造成渝腹地静脉产业高地》等理论文章和提案……

在大足区政协和委员们的持续关注下,该区高标准编制出台了《大足区静脉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0—2025年)》规划。大足区经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到2025年,大足将打造300亿级静脉产业集群,建设以重庆市为基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为依托,辐射中西部地区的西南地区结构最合理、产业链条最完善的静脉产业基地。

助力城乡融合共绘现代“富春山居图”

走进大足区高升镇旭光村农耕文化广场,农耕用具摆放有序,旧坛子、旧水缸、旧石槽等被制作成别具风情的微景观,房梁上挂着的苞谷串和竹编绘画,传递出淳朴和谐的乡情民风。“我们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抓手,着力基础改造、风貌提升和习惯养成。原本破旧、空闲的宅院变身为农耕文化小院,如今还成了乡村旅游打卡点。”高升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陈俊沛自豪地介绍。

“农耕文化小院的建成,离不开委员的建言。”陈俊沛说,该区政协委员杨帆建议并牵头动员旭光村陈家院子的群众腾退闲置宅基地,扩大村庄公共空间,统一修建旭光村村史馆。杨帆的建议得到大家的积极响应,村里建成了讲习所、农耕文化小院,村史馆也在积极推进中。

高升镇是大足区乡村振兴重点镇,同时也被纳入了大(足)安(岳)农业园区核心区。近年来,该镇大力实施公共设施建设,美化农村院落,以党员干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为先锋引导村民改善生产生活习惯,建成农业采摘园,打造植物景观带。目前,高升镇已成功打造精品旅游路线1条,年吸引游客约10万人次,成为村民和村集体发展经济、增加收入的新渠道。

“我们与四川省安岳县的忠义镇、合义镇田挨田、土挨土,渝蓉高速穿境而过,两地交流非常密切,长期互访。”陈俊沛介绍,两地携手开展河道治理和公路沿途的村庄绿化美化,为川渝两地美丽乡村建设打下基础。“我们的环卫车还开到了忠义镇,经常帮助忠义镇运转垃圾,共同维护环境卫生,共同打造美丽巴蜀宜居乡村。”

今年6月,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美丽巴蜀宜居乡村示范带先行区开工仪式在高升镇举行,山清水秀、村美人和的巴蜀“富春山居图”就此“起笔”。先行区范围包括重庆市大足区、潼南区的13个镇街,四川省资阳市乐至县、安岳县的38个镇乡。一幅由重庆“一区两核,三带七园”、四川“一路一河一山”组成的先行区蓝图徐徐展开。

打造大足版的现代“富春山居图”,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关键。近年来,围绕乡村产业振兴,大足区政协积极发挥委员作用,广泛开展调研,积极建言献策。作为重庆柠檬优势特色产业集群5个区县之一,潼南、大足两地政协与安岳政协加强交流,促进优势互补,助力打造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的“柠檬金三角”;政协委员们提出的关于推动黑山羊等特色产业发展的提案被确定为区领导今年督办的重点提案;开展“天下大足·醉美乡村”二十四节气传统民俗活动,委员们参与、创作、拍摄节气视频,为各镇街特色产业、传统文化、地域美食推广代言……

当前,全市正加快推进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重庆西部片区改革试点,大足区被纳入了国家级“试验田”。如何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也是该区政协委员们思考的重点。委员们提出了“高品质打造大足石刻文化公园新城”“推进老城区有机更新”“编制‘如梦荷棠’建设总体规划”等一系列相关提案和社情民意信息,有力推动了融合步伐。

“我们将聚焦‘融合’,围绕促进城乡基础设施联通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素配置合理化等重点领域积极建言献策,全力推动大足城乡融合发展干在实处、走在前列、作出示范,让城市与乡村互促互进、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大足区政协主席廖文丽表示。

大足区“如梦荷棠·山湾时光”景色如画

油基岩屑经热脱附工艺处理后,可重新循环利用

大足石刻文创园,工艺美术大师正在雕刻作品

大足区高升镇旭光村农耕文化广场

录入:徐影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重庆市委员会 地 址:重庆市渝北区红锦大道68号 邮 编:401147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