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渝全国政协委员周利:促进京剧传承 爱上“国粹之美”
“让更多观众感受京剧之美、促进京剧的传承,一直是我们努力的方向。”2月13日,在位于渝中区魁星楼艺术广场10楼的重庆京剧院办公室,住渝全国政协委员、重庆京剧院副院长、国家一级演员、京剧尚派艺术第三代优秀传承人周利告诉记者,为推动京剧的普及,她和同事们做过不少尝试。最近的一次就在前一天,“国粹之美”重庆京剧院开学第一课走进精典书店。
作为此次艺术分享活动的主角,周利为特地前来的家长和孩子表演了京剧经典片段,讲解了京剧妆发扮相。“家长们反馈说,以前觉得京剧既神秘又遥远,现场观看后,发现京剧竟然这么美。”周利说,这次沉浸式的分享活动反响特别好。
事实上,在走进精典书店之前,周利与同事们在重庆京剧院举行过三期“京剧开学第一课”,均取得了不错效果。
自17岁艺校毕业,考入重庆市京剧团,周利从事京剧工作已有30个年头。她也从一名普通京剧演员,成长为第26届中国戏剧梅花奖、中央电视台全国京剧演员电视大赛金奖获得者,同时还获得文化部全国先进工作者、文化和旅游部全国戏曲领军人才、重庆市“五个一批”人才等荣誉称号。
开展寒暑假体验营等研学活动,让戏剧剧目和演员走进校园,观看幕后的化妆、造型……这些年,除了推动重庆京剧事业的发展、培养年轻人才、打造优秀剧目外,周利还一直致力于京剧传统文化在青少年中的普及和推广,“希望通过这些活动,让更多孩子爱上京剧,爱上传统戏剧。”
同时,周利也发现,戏曲教育存在师资缺乏、戏曲进校园体制机制不完善等情况,这使得戏曲进校园工作开展的深度和力度不够,可持续发展没有保障。
作为新一届全国政协委员,周利希望在全国两会上提出有价值的意见建议。目前她正着手准备关于戏曲进校园的提案,建议结合京剧考级,编制戏曲进校园的教材,培养专门的戏曲教育老师,开设戏曲教育师资专业,发挥好专业院团对学校戏曲美育教育的积极作用等,让更多青少年爱上“国粹之美”。
“传承、传播、普及好国粹京剧艺术是我作为一名戏剧工作者的责任、初心和使命担当。”周利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