夔州,这座雄踞瞿塘峡口的千年古城,以其壮丽的山川和丰厚的文化积淀炳耀古今,成为万里长江之上一颗熠熠生辉的明珠。夔州,即今诗城奉节,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绵延百万年,是一片文化遗产富集的沃土。夔州诗,这一璀璨夺目的文学景观,以其特异的丰韵粹美和永恒的艺术魅力感召人心,成为中国诗歌史上一幅独具风采的画卷。
从汉代到当代,夔州诗历经了2000年途程。它用语言艺术的形式反映、表现、记录了夔州经济社会的变迁,民俗文化的濡化,世俗生活的演进,构成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风俗画卷。历代夔州诗囊括了文学史上一大批杰出的诗人,构成一个浩如云汉、灿如列星的精英诗群。
夔州诗在继承汉代乐府民歌艺术的基础上,经由李白、杜甫诗歌创作成就的沾溉濡染,以及历代诗人的共同培育,形成了夔州诗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两大主流。以李白、杜甫为代表的这两种创作方法,不仅积淀为唐以后夔州诗的传统,而且其成果也为中国古典诗歌的发展积累了成功经验,提供了经典范例。
李白和杜甫是与三峡结缘最深的古代诗人。
李白一生三次过三峡,都留下了动人的诗篇。青年时代的李白意气风发,于开元十四年(公元726年)“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在出蜀经过三峡的途中,写下了《自巴东舟行经瞿塘峡登巫山最高峰晚还题壁》。至德二年(公元757年)李白因入永王李璘幕府而获罪,被判流放夜郎,沿长江而上,此为第二次过三峡。乾元二年(公元759年),朝廷因关中大旱,宣布大赦,李白亦在赦免之列。时李白尚在巫山县境内,他欣喜若狂,匆匆赶到夔州听宣。在一个彩云满天的清晨由夔州出发,乘舟东下,开始了他第三次三峡之行。《早发白帝城》即于是时吟咏而出,从此传遍天下:“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此诗气吞山河,神驰宇宙,在诗句中回荡着一股不可抗拒的力量。多数中国人都是从李白《早发白帝城》这首诗开始了解白帝城,进而认识夔州的。李白在诗中所描绘的那个彩云飘飘的清晨,就是人们心目中第一个白帝—— 夔州的印象。“白帝彩云间”——乃是夔州的诗化形象、诗城的文化象征和“世界名片”。
“安史之乱”爆发后,杜甫从战火纷飞的长安经陕西、甘肃等地逃难到成都。唐代宗永泰元年(公元765年)五月,杜甫携家人从成都出发,沿岷江、长江顺流而下,于次年四月到达夔州,寓居此地近两年。杜甫在夔州共写诗462首,占杜诗总数的1/3。这些诗作构成了一幅长江三峡历史、风俗、景观、民情的巨幅画卷。
杜甫的夔州诗出色地描绘了峡江风光,完美地表达了对夔州和三峡的典型性审美体验。“众水会涪万,瞿塘争一门”(《长江二首》),“高江急峡雷霆斗,古木苍藤日月昏”(《白帝》),“地与山根裂,江从月窟来”(《瞿塘怀古》),杜甫写下的这些诗句,震古烁今,世代传诵。
杜甫夔州诗把风土民情与人文关怀融为一体,生动地描绘出一幅多姿多彩的峡江风情长卷。《示獠奴阿段》《最能行》等诗,即是描写獠人及峡民风俗的名篇,而《负薪行》则体现了以“仁”为核心价值的儒家人性思想和人道精神。
杜甫夔州诗在山川物候的吟咏中,把历史反思与现实观照紧密结合起来,表现出浩茫深广的忧患意识,从而赋予杜诗“沉郁顿挫”的风格。其《秋兴八首》为历代“悲秋”的经典之作。诗中“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瞿塘峡口曲江头,万里风烟接素秋”等句所表现的,无一不是峡江独有的风物秋色,而在这些个人心境的吟咏中,又总是蕴涵着深广的时代忧患。《登高》一首,堪称古今绝唱,明人胡应麟评曰: “五十六字如海底珊瑚,瘦劲难移,沈深莫测,而精光万丈,力量万钧,通章章法、句法、字法,前无昔人,后无来者。此当为古今七律第一。”
杜甫夔州诗在中国古典诗律,尤其是七律的继承和创新上,亦作出了重要贡献。
杜甫的夔州诗是夔州诗城的奠基石。
唐代夔州诗的另一成就是《竹枝词》的“雅化”。《竹枝词》本是三峡地区的民歌。杜甫在沿岷江、长江而下赴夔州期间,一路上饱闻《巴渝曲》,深受濡染,写出了著名的《夔州歌十绝句》。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年)白居易由江州司马除忠州刺史,来到三峡,写下了《竹枝词四首》。长庆二年春至四年夏(公元822—824年)刘禹锡任夔州刺史,居官期间,诗人深受民风乡俗的熏陶,创作了《竹枝词九首》《竹枝词二首》。三峡《竹枝词》经这些名家的培育浇灌,在文坛上吐露芳华。
唐代夔州诗,是一大批杰出诗人的共同创造。其中既有李白、杜甫这样的世界文化巨人,也有陈子昂、杨炯、卢照邻、沈佺期、孟浩然、王维、高适、孟郊、韩愈、刘禹锡、白居易、元稹、李贺等等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的诗人。由于有了这样庞大的优秀作者群,使得夔州诗在走向民族文学的过程中获得了经典性的品格,成就了它的历史性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