峡江险水图
【作者】
陆俨少(1909—1993),又名砥,字宛若,出生于上海嘉定。1926年考入无锡美术专科学校,后师从王同愈学习诗文、书法;次年师从冯超然学画,遍游南北胜地。1956年任上海中国画院画师。1962年起兼课于浙江美术学院,1980年在该院正式执教,并任浙江画院院长。擅画山水,尤善于发挥用笔效能,以笔尖、笔肚、笔根等的不同运用来表现自然山川的不同变化。其画作线条疏秀流畅,刚柔相济。云水为其绝诣,有雄秀跌宕之概。勾云勾水,烟波浩渺,云蒸雾集,变化无穷,并创大块留白、墨块之法。兼作人物、花卉,书法亦独创一格。
【赏析】
陆俨少《峡江险水图》作于1985年,画中层峦叠嶂,江涛汹涌,而笔墨鲜活,气韵生动。画家赋予三峡灵气,三峡也铸就画家的辉煌,成就了陆俨少绘画风格的形成。此作重点在对江水奔流与群山交错的刻画上,近景用浓墨勾勒山体,略施赭色晕染;远山则辅以墨块的运用,墨色清润舒朗,笔法遒劲有力,树木葱茏苍翠,增强了画面的形式感、空间感。观之有风起云涌、山鸣谷应、天地震荡之感。
此画以意境高华、善于造势、笔力雄强为长。抗战期间,陆俨少扶老携幼,一家七口避难进入巴蜀,时间长达8年。抗战胜利后,全家老小搭乘木筏沿江东下,还归故里。而瞿塘、巫峡、西陵两岸连山,直插云霄,江间波浪,险象环生,成为陆俨少终身记忆,此后也是他画笔冲动的重要源泉。令陆俨少找到最富个人特色的山水画题,那就是蜀地峡江。直至晚年,三峡与巴蜀仍是他创作的重要题材,本幅《峡江险水图》乃同类题材中的得意之作。
录入:徐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