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城有两个喊天堡
在合川钓鱼城古战场遗址,有两个名叫喊天堡的地方,一个在东,离东新门大约2里;一个在西,离镇西门大约1里。两座小堡本是普通小山丘,却因为700多年前的一场战争,有了“喊天”这个名字。
据史料记载,公元1258年2月,蒙古帝国蒙哥大汗下令分兵三路大举伐宋:中路由忽必烈进攻鄂州(今湖北武昌),兀良合台从交(越南)广(广西)带兵往北攻击,计划与忽必烈会师湖北;东路由塔察儿进攻荆山(今安徽怀远);西路由蒙哥大汗亲率进攻四川,计划攻占四川后,三路会师,再攻取南宋都城临安(今浙江杭州)。
蒙哥率领号称“上帝之鞭”的20万骁勇善战之师进入四川后,沿嘉陵江一路强攻,于1258年底顺利攻入合川,兵临钓鱼城下。经过强攻不能取胜后,便想不战而屈人之兵,于是派南宋降将晋国宝前去劝降,结果被守城主将王坚斩于城内。哪有双方交兵斩来使的!蒙哥感到莫大的羞辱,决定再行强攻。可组织了多次攻击,依然不能奏效。
1259年6月,驻守重庆的四川制置副使吕文德亲率战船千余艘,溯嘉陵江而上增援钓鱼城,却被蒙军史天泽率军顺流纵击,吕文德不敌失败,不得不退还重庆。驻扎在镇西门外小堡的蒙军前锋元帅汪德臣,趁水战胜利、士气提振之机,组织了敢死队,乘着月黑风高、夜雨淅沥,前去偷袭,却被早有防备的王坚率兵击退。偷袭不成,汪德臣单骑来到钓鱼城下,对着城上大喊:“吕文德援兵败还矣,我来活汝一城军民,宜早降,勿从王坚俱死也!”他的话音未落,突然城上一块擂石飞来,正好将其击中。战功赫赫、自恃蒙古勇将的他哪经历过此等挫折,赶紧勒马逃回小堡大营,滚下马后直气得跺脚喊天,责怪苍天不佑他。不久伤痛加重死去,时年36岁。驻扎军队的那个小堡就成了西喊天堡。
汪德臣死后,蒙哥心痛至极,加强了对钓鱼城的攻势。为了探视城中虚实,他命人在与东新门对峙的脑顶坪筑起一座台楼,随后,亲自登上台楼,瞭望指挥攻城。王坚感到其攻势之猛烈非同以往,沿着城墙巡视,终于看出了端倪,于是下令炮击台楼。蒙哥大汗猝不及防,还没反应过来,便被飞石击中。攻城立即停止,在众军的护卫下,他带着伤痛、悲愤退至城东小堡呼喊:“天不助我也!”不久,蒙哥大汗伤势加重,死于军中。这就是东喊天堡的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