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政协报数字报纸

国内统一刊号:CN50-0064
微信公众平台:CQZXB999
2023年08月15日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重庆政协报

重庆政协报春秋 周恩来与《新华日报》 活跃在国统区的新华小尖兵 古城秀山 诗意闻蝉声 峨眉山月歌

版面翻页
春秋
03

周恩来与《新华日报》

□ 作者 雷平

《新华日报》是中国共产党第一张公开出版的全国性大型机关报,也是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党统治区发行时间最长、发行量最大、影响最广的报纸。1938年1月11日在武汉创刊,周恩来题发刊词:“坚持长期抗战,争取最后胜利。”1938年10月25日武汉失守前几天迁至重庆城内西三街和苍坪街。1939年“五三”“五四”大轰炸毁了馆舍,移至今渝中区化龙桥虎头岩村的一座五栋竹木、土木建筑的院里。到1947年2月28日,被国民党强行查封,在渝8年多,总出报3231期。

1937年8月中旬,周恩来在与国民党谈判中向国民党中宣部长邵力子提出,想在国统区办一份公开刊物,得到同意后,他拜访国民党中央监察院院长于右任,请他题写了报头。抗战期间,周恩来在《新华日报》发表署名文章37篇,题词11次,修改过不计其数的稿件。

《新华日报》大部分时间在中共中央南方局书记周恩来直接领导下工作。先后担任领导的有:社长潘梓年、傅钟、张友渔,总编辑华岗、吴克坚、章汉夫、熊复。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初期,曾办过华北版、太行版、华中版,均隶属当地党委领导。《新华日报》坚持中国共产党的立场,实事求是,面向群众,做人民的代言人。为我党从事政治、思想、文化、外交等方面的斗争提供有力阵地,在宣传党的政治主张,揭露国民党的反共政策,开展统战,组织群众运动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因而遭到国民党当局限制、监视和迫害。

1938年10月1日,武汉沦陷在即,周恩来从延安赶回,一边部署报社西迁重庆,一边撰写长篇社论,宣传持久抗战和抗战必胜的道理。10月20日,形势急转直下,其他报刊已全部停工,《新华日报》成了武汉唯一能看到的报纸。10月24日晚,日军攻到城郊,报社只剩撰稿、排版、印刷3位同志,周恩来口述了在武汉的最后一篇社论《告别武汉父老兄弟》,鼓励大家坚定信心,相信共产党会回来,日本必败。

1941年《新华日报》创刊3周年纪念日,正当大家聚精会神聆听周恩来的报告时,红岩村八路军办事处突然送来一份电报:蒋介石“围剿”皖南新四军9000余人。得到消息,群情激愤,电灯突然熄灭,会场一片漆黑。不一会,电灯又亮了,周恩来高声讲道:“黑暗是暂时的,光明一定会到来!有革命斗争经验的人,都懂得怎样在光明和黑暗中奋斗。遇着光明不骄傲,遇见黑暗不灰心。只要大家坚持信念,不顾艰难,向前奋斗,黑暗必然被冲破。”他鼓励大家对亲日派袭击新四军的罪行、对国民党反动派的反共阴谋,一定要斗争到底。

皖南事变,新四军伤亡惨重,军长叶挺被扣。国民党污蔑新四军为“叛军”,下令撤销番号,将叶挺交军事法庭审判,并在各种媒体大肆宣传。《新华日报》写了皖南事变真相的报道,结果被国民党新闻检查扣押。

周恩来愤然写了两幅题词:“为江南死难者志哀!”“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当晚,国民党新闻检查官守在报社,布置了许多警察特务。同志们在防空洞内的编辑部、印刷厂设了守卫,不准特务进入。几个负责同志将新闻检查官带到会客室虚与委蛇,将在周恩来题词的版面里放了篇一般文章的样报送来检查,印刷的却是有题词的报纸,检查官没看出端倪。第二天,抢在各大报发行前发售,震动山城。

国民党当局恼羞成怒,此后,发送《新华日报》的报童几乎每天都遭到国民党警察、特务殴打甚至扣押。周恩来多次进行交涉,营救被扣人员。两个月后的一天,他乘车从红岩村到市区,遇到国民党特务正在追打“新华报童”,立即叫停车,他从报童手里接过《新华日报》向周围群众散发。特务虽然不认识周恩来,但见他是从小车里出来的,又沉着镇定、举止不凡,一时手足无措,不敢造次。周恩来勉励报童:“你很勇敢!”周恩来的举动,大大鼓舞了报社的工作人员,一时在重庆传为佳话。

(作者系原市文化委副主任)

录入:徐影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重庆市委员会 地 址:重庆市渝北区红锦大道68号 邮 编:401147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