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大地中国》
去年年底,北京大学教授韩茂莉开始在网上讲授中国历史地理,将晦涩枯燥的学术讲座讲得通俗易懂、妙趣横生,很受年轻人欢迎,也引发大家讨论。今年4月,她的《大地中国》一书出版,为我们了解中华大地上的历史地理又打开了一扇窗。
韩教授是研究历史地理方面的专家,也是北京大学“十佳教师”,她讲授的“中国历史地理”两度入选“国家精品课程”。《大地中国》共有26个专题,从自然、经济、政治、军事、文化、城市等多个方面,通俗地讲述了地理视角下的中国历史,让大家了解地理,才能更理解历史。
重要的历史人物,一定有其地理舞台;主要的地理因素,乃是决定历史走向的重要条件。武王伐纣、楚汉争霸、北周北齐相争,劣势一方总能以弱胜强,诸葛亮北伐多数选择祁山道,“守江必守淮”,莫不如此。
关中是周武王、刘邦、北周的“根本之地”,能够为部队提供源源不断的给养与兵源,所以能以弱胜强。诸葛亮主持的五次北伐,战事都发生在翻越秦岭的各条道路上。他用兵求稳,故选择有利于后勤保障的祁山道。淮河流域地处长江、黄河流域的自然延伸地带,南北互相以淮为屏障,所以“南得淮足以拒北,北得淮则南不可复保”。因此,成就历史的不只有人与事,我们脚下的大地,起伏在大地上的山川地貌,这些地理因素往往会成为成败的关键因素。
司马迁以社会经济为考量标准,将天下划为山西、山东、江南与龙门—碣石以北四个区域,龙门—碣石一线,就是两千年前的中国东西之界。两千年后,胡焕庸在中国地图上画了一条线,北起瑷珲,南至腾冲,称为中国的人口地理分界线,从司马迁到胡焕庸,两千多年,界分东西的这条界线无论怎样确定,有一个事实是共同的,那就是在界线东西两侧,农牧这两种生产方式始终没有改变。于是,一个问题呈现在我们面前,东西界线背后是否存在某种起决定作用的力量?
当代地理学家告诉我们,中国大地上有一条隐形的界线,这就是年降雨量400毫米等值线。摊开地图,这条线清晰地呈现在面前,即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从历史上看,国家坚守的疆域底线不是军事要塞与锁钥之地,而是农业生产能够持续进行的地带——年降雨量400毫米等值线,这条线既是中原王朝守疆固土的底线,也是新生疆土拓延的起点。
地理不只是山在哪儿、水在哪儿,探索地理环境及其与人类历史文明的关系,始终是人们长期关心和探讨的话题。为何岭南多“瘴气”,后来是怎样消失的?为何“陶”为天下之中,这其中又蕴含着怎样的秘密?这些问题,我们通过经济地理、人文地理都能找到答案。伴随着中国经济中心从黄河流域中下游延伸到长江流域,再延伸到东南沿海,躲避战争的人们逐渐南迁,人多了,自然环境发生了变化,一些地方的瘴气随之淡去。吴王夫差开凿了邗沟、菏水,从而打通了长江、黄河流域水道。菏水与济水相交处的陶,就成为了当时“货通天下”的商业中心,所以就有了“陶,天下之中”的说法。
有一些历史地理问题,人们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如绍兴师爷群体如何兴起?黄河历次改道的原因?呼伦贝尔大草原独有的秘密……在《大地中国》中,作者都给出了清晰、明确的答案。此书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在品读中能发现更新更美的意境,看出更为多姿斑斓的历史华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