柚见白涛
从重庆中心城区到苍岭镇三百多公里的路,我常常刻意选择从渝巴路到厦成线,溯乌江而上。经过涪陵一路段,路两边装袋的柚子堆积如小山,差不多十来米远就有一摊位。只要车速稍微慢下来,路边的小贩必定热情地凑近,“来,尝嘛,甜得很!”
红色的大网袋,里面若装八个柚子,小贩会说,要想发不离“八”;里面若装九个柚子,小贩又说,吃一口天长地“九”。朴素的三言两语里,还容不得自己思考,就已经付了账,柚子就已经装进后备箱。长途开车,难免犯困,酸酸甜甜的柚子既解渴又解乏。回重庆,给丈母娘提一大袋柚子,她甚是欣喜;去苍岭,给妻子提一袋柚子,她分发给同事们,无比开心。
我喜欢上了这路边的柚子。后来妻子告诉我,那是小有名气的白涛柚!妻的同事小冉在一旁补充道:“乌江的浪花,白涛的柚,买完柚子买腊肉!”看来是我后知后觉了,竟然不曾听闻白涛柚的美名。位于涪陵区的白涛,享有千里乌江第一镇之美誉。小冉就是白涛人,她的爱人老胡在白涛某知名企业上班。
和老胡熟悉后,开车途经白涛,老胡都要喊我们吃饭。第一次是去吃肥肠鸡,一进餐馆,里面整齐的工作服让我诧异。老胡解释,这个地方工厂多,厂里的工人更多,下班后大家也都懒得换工作服了。别看这地方一般,但味道真不错,鸡肉鲜嫩爽口,肥肠香而不腻。除了肥肠鸡,老胡还带我们去吃过老火锅,一进门像是走进了军工厂,颇具年代感。
后来,在与老胡的交谈中,我对白涛这个地方肃然起敬起来。这片土地,因为816工程而变得家喻户晓,也因为老一辈人的默默付出而变得厚重。如今白涛工业园区成为重庆化工行业的主力军之一。从园区里走出来的年轻背影,在他们生命的倒影里,我仿佛看到了老一辈人的艰苦奋斗。
机缘巧合,两年后我来涪陵工作,去白涛的次数就更多。红心柚、肥肠鸡、老火锅,挨个光顾。路过一家店铺,竟然看到了“柚子鱼”的招牌。脑袋里随即翻动着无数画面,鼻子里似乎闻到了鱼和柚子混合的鲜甜。
单位组织去816小镇参观,我有幸更深地推开了那些尘封的历史之门。手抚一台台老机器,默读一句句老标语,时光开始倒流。当年一大批清华、北大毕业生,从五湖四海奔赴而来,为祖国的三线建设奉献青春和智慧。讲解员就是厂里的退休工人,他的讲述饱含深情,几乎让我流泪,为了一代人的命运,为了几代人的付出。风和日丽的周末,我则喜欢带着妻儿去白涛,感受那些斑驳的时光。
再走厦成线,只要车过白涛大转盘,内心就会升腾起一丝温暖,哦,不远了,不远了。白涛,一个最初陌生,进而熟悉又亲切的地方。涪陵对我来说,已经具备了故乡的意味;而白涛则成为我生命旅程中一个温暖的航标。
又到金黄白涛柚坠地的季节,是时候再去白涛走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