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去北来人自老,夕阳长送钓船归。”夕阳余辉映照钓船,给宁静浩渺的江面平添清逸之趣。读到此诗,我常想起童年时的捕鱼之趣。
上世纪七十年代,物资比较匮乏,父亲利用农闲时间做一些工具去捕鱼,既可以改善我们的伙食,也可以挣一些零钱贴补家用。最常用的是竹卡子钓鱼,因为可以就地取材,简便易制,深受父亲青睐。
父亲先从自家的竹园里砍下一些细竹枝,然后将竹枝切成段。每段约三四厘米长,两头削尖,中间有一竹节。装钓时,将两头竹尖向中间弯成一个圆圈,用麦梗或芦苇固定,固定处放上一点配好的饵料,然后在竹圈腰上绑上线,这样一根竹卡子就完成了。制作好数十个竹卡子后,再把一根根系着竹卡子的短线均匀地系在一根长长的网线上,捕鱼工具就制作完成了。
父亲找来小木船,把这些竹卡子全部装上,来到水流舒缓的河面,便下卡施钓。下卡完毕,父亲点起一支烟,开始耐心等待。一次等待时,我好奇地问父亲竹卡子怎么能钓到鱼。父亲告诉我,当鱼儿把竹卡子上的鱼饵吞入口中,用力咬合时麦梗(芦苇管)断裂,弯曲的竹针便瞬间崩开,从而牢牢卡住鱼的口腔,鱼儿只能在水中挣扎,但无法摆脱竹卡子。所以这个工具又叫“绷钩”,与弓箭有异曲同工之妙。他接着说:“我来考考你,猜一个谜语,‘一条乌龙排过江,节节里头是竹枪。开弓未射箭,白头公子亡’。”我听了抓头挠耳,忽然恍然大悟,说“这不就是绷钩么”,父亲听了哈哈大笑,点头称是。
正说着,有一处的网线被猛地往下拽,父亲不慌不忙划船过去,一手轻轻收绳,另一手拿起抄网一捞,鱼儿收进网中。两个多小时后,小船舱中鱼儿的蹦跳声此起彼落,便知道收获又是满满的。父亲留下一部分让我们解馋,剩下的就拿到集市上卖了。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宁在直中取,不在曲中求”都形象地描述了姜太公用直钩来钓鱼的情景。后来看了一些书,才知道当时的直钩或许就是绷钩。姜子牙由一介布衣直升为将相,成就了一代传奇,直钩功不可没,它就是智慧的象征。
如今绷钩这种钓鱼方法早已远去,但每每看到悠闲自得的垂钓者,我又会想起和父亲一起钓鱼的美好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