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政协报数字报纸

国内统一刊号:CN50-0064
微信公众平台:CQZXB999
2024年02月22日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重庆政协报

重庆政协报视野 民族团结的光辉照耀雪山大地 驶向春天的列车 图片 四十八渡记 红灯笼照亮的元宵节 春归 图片1

版面翻页
视野
03
四十八渡记
□ 作者 余道勇

公路交通兴起之前,在水系发达的地区,比如江浙一带的运河运输系统十分发达,漕运盛行。而在大西南地区多山多溪多谷,古代交通运输只能靠马驮人挑,于是形成了众多的茶马古道。

这些茶马古道遍布于山间沟壑,通往大西南各省各地。其中有一条从重庆木洞码头经巴南、南川去往贵州的川黔古道,在南川三泉有一段被称为“四十八渡”,据说行人过此需经过四十八个渡口,往返过溪四十八次。果真如此?我决定去一探究竟。

现在,从南川城区去往贵州道真,直接上银百高速,半小时即可到达。在高速公路通车之前,则需要走渝道路省道,经三泉、半河、马嘴、大有,到达道真县,全程70余公里,但山路弯弯,需要用时3小时左右。渝道路经过南川三泉,需要穿过龙岩江峡谷。这道峡谷就是被称为“四十八渡”的地方。车行峡谷之内,犹如行走在一线天之间,壁立千仞,水流潺潺。

四十八渡之水,来源于马尿水瀑布。它从高高的龙崖城一侧倾泻而下,经石板沟、白庙而至半河,再缓缓地流淌在峡谷之间,形成众多的河湾、小潭、浅滩。从这道峡谷穿越,翻越马嘴山,方可进入贵州地界。

清乾隆年间,南川举人周伯寅作《前游金佛山记》云:“过此以往,则山不可栈,水不可桥,竹杖芒鞋,凡经四十八渡而后至山麓。期间断石飞峰,恒有落势,十步九折,耳目一新。”周举人生动地描写了峡谷之内的景象,说明其时水过崖边,无路可通,需不断地在溪流两岸寻找落脚点,来来回回四十八渡才能走出山谷,到达山麓。

既然是必经之地,人马非过此不可,又是古道,必有桥或路。然而原始状态却非如此。据民国《南川县志》记载:“四十八渡水,前代地志著名。积石峨峨,两面削壁,有溪无岸,不可为桥。”也就是说,在明清时代,这里就是川黔古道必经之所,人们要经过这里只能以石为跳蹬,“聚石以渡,左萦右折”“肩舆牛马,艰辛困踬”,须历经四十八次左右萦回才得通过,故名“四十八渡水”。到涨水季节,急流把石蹬冲走,“石随浪去,人叹望洋”。

如此艰难,怎么办呢?川渝地区的盐巴、布匹等生活品要运往贵州,而贵州的茶叶和桐油等山货等又须经此运往重庆、涪州,到长江木洞口岸交易。这条道路,不仅是重要的生活、生产通道,也是重要的物资和经济运输通道。

打通这条重要通道,是川黔属地县府的职责所在。于是,清代南川有两任知县,发动了两次四十八渡通道的整修工程,试图畅通三泉通往马嘴的道路,解决人们来往通行的问题。

先是清嘉庆年间的南川知县蒋作梅于嘉庆十一年(1806)实施的改道工程。他多次亲往山壑之间勘察,“思泽行者不如山行之便也”,他让人设计一条从山上绕道的方案,然后带头捐资督修,“崎岖者削之使平,断绝者续之使达”,他以为修通了绕行的陆路,就可以化险为夷了。历时两年,川黔古道上一条绕行于山上之陆路终告完成。但是,这条路比四十八渡水绕行了数倍的路程,许多人为了求近还是来往于溪涧之间。

到了清光绪年间,陆路逐渐荒芜。光绪十四年(1888),昆明人张涛出任南川知县。他见山民商客来往通行困难,于是启动了第二次四十八渡修路工程。张涛亲自到现场踏勘,带动民众踊跃捐资,大家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石炮之工,较斧斤之力,费半而功倍”。人们在悬崖峭壁之间,开炮凿石,开辟栈道;在浅滩之上,架设简易津梁,大大便利了人们的出行和货物的流通。

又历时两年,四十八渡古道终于修通,“吾民从此登坦途也”,人们再次抄近路过四十八渡,经千佛崖、老龙洞、半河等前往马嘴,川黔茶马古道再次成为坦途。当时有人作诗赞叹说:“漫云天定人难胜,人谋原可夺天工。”

时光荏苒,物换星移。现在穿行于四十八渡峡谷的,不再是马帮挑夫,而是车流游人,人们可以恣意地欣赏两岸景色,放松地在清流之间徘徊。无需碑记,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享受,就是最好的碑刻。

录入:徐影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重庆市委员会 地 址:重庆市渝北区红锦大道68号 邮 编:401147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