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鼻进异物怎么办?
蚊虫钻进耳朵怎么办?挖耳时将纸条、棉花球等不慎留在耳朵里怎么办?孩子在室外玩耍,将石子、小球等不小心塞入鼻腔怎么办?近日,记者采访了新桥医院耳鼻咽喉科主治医师胡喜,为大家科普耳鼻进异物该怎么处理。
外耳道异物和鼻腔异物主要有哪些?胡喜介绍,外耳道异物主要分为三类,包括动物类异物,如昆虫、水蛭等;植物类异物,如豆类、谷粒、果核等;以及非生物类异物,如小石头、棉絮、纽扣电池等。鼻腔异物主要分为内源性和外源性两类,内源性主要包括死骨、凝血块、痂皮及鼻石等;外源性主要分为植物类(大豆、玉米等)、动物类(昆虫、水蛭等)及非生物类(装饰品、玩具零件等)。
外耳道异物临床表现有哪些?耳道异物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它们可以是无症状的,也可以表现为耳痛、耳鸣、听力下降、出血及流脓等症状。胡喜举例说,活昆虫等可以在外耳道内爬行,可能会引起剧烈的耳痛,甚至出血或损伤耳膜;吸水性异物遇水膨胀后可压迫外耳道或引起局部炎症,造成耳内胀痛。“别看入耳的东西小,造成的伤害却不小。”胡喜说道。
“而鼻腔异物植物类比较多见,主要发生在儿童身上。”胡喜进一步阐释说,孩子好奇心强,他们在玩耍时喜欢将豆类、果核、玻璃球、纽扣电池等塞入鼻孔内。异物进入鼻腔后主要表现为单侧鼻腔阻塞、流脓涕、鼻出血或涕中带血以及呼气有臭味等现象。若孩子出现以上现象,家长就要引起注意了,需要检查是否有异物在孩子鼻腔内。
不仅是儿童,成人在露宿或野外游泳时,昆虫和水蛭等也会乘机爬入鼻腔内;一些意外事故也会导致碎石、木块、弹片等不小心射入鼻腔。“有的异物也来自于疾病,疾病所致死骨、凝血块、干酪样分泌物等潴留鼻内,医源性纱条、棉片等遗留在鼻内也有可能发生。”胡喜指出。
耳鼻进异物怎么办?“根据异物大小、形状、部位和性质的不同,采取不同的取出方法。”胡喜说,如果是棉球、头发等异物,可以直接夹取;如果是飞蛾或蚊虫等趋光性的昆虫,可以用手电筒照射引诱其飞出;若是遇水膨胀后的异物,可用95%的酒精滴耳,使其脱水收缩后再取出;如果是圆形或不规则类异物,可用头端是钩状或环形的器械钩出。“圆形异物切勿用镊子夹取,有使异物推向深部的可能,严重者可使异物滑落至喉腔或气管导致患者呼吸困难甚至危及生命。”胡喜提醒。
胡喜特别提到,如果异物是纽扣电池,需尽早取出并给予鼻腔冲洗及局部用药,可有效预防鼻腔并发症的发生,因为纽扣电池含有很多重金属有毒物质,电池内容物流出,可使大量强碱性有毒物质侵蚀鼻腔,引起鼻腔黏膜溃烂、软骨坏死,直至鼻中隔全层穿孔。
“值得注意的是,有继发感染者,可先行感染治疗,待感染消退后再取异物或取出异物后积极治疗炎症。”胡喜提醒,异物较大且嵌顿较深较紧者,需在局麻或者全麻下手术取出;对于纽扣电池及水银等腐蚀性的异物则危害性更大、更严重,则需尽早取出。
在家里耳鼻进异物时,可以采取以下三种处理方式:擤鼻、诱发喷嚏和趋光法。“但擤鼻、诱发喷嚏不适合3岁以下的儿童,可能会导致异物吸入更深引起窒息。”胡喜强调。
日常生活中如何预防异物进入耳鼻?胡喜指出,首先,平时家长要加强对小朋友的看护和教育。同时,家长要重视鼻腔异物和外耳道异物的预防,对于能够沟通的孩子应让其了解鼻腔和外耳道的结构,以免孩子因好奇将异物塞入鼻腔和外耳道。其次,家中的小物品如纽扣电池、小硬币应该放到儿童接触不到的地方;最后,家人及小朋友都尽量避免穿戴一些带有小颗粒、小珍珠等细小装饰的衣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