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协评审通过第二批市政协委员工作室
4月25日,市政协召开党组扩大会议暨主席会议,评审通过“畅行山城”“聚力助企”“科创赋能”等10个第二批市政协委员工作室。截至目前,全市已授牌运行市政协委员工作室19个。
今年是改革攻坚突破的奋斗之年,市政协按照“三个一批”有关要求,分级分类推进实施了一批重点改革项目。其中,“完善政协委员联系界别群众机制”市级重点改革项目正在加快实施,新增挂牌运行市政协委员工作室是其核心指标之一。
市政协党组书记、主席程丽华在审定第二批市政协委员工作室名单时强调,要突出政协特色,具有辨识度,坚决防止形式主义。今年以来,市政协联络委加强工作统筹,会同各专委会持续培育市政协委员工作室,共有14个市政协委员工作室在试运行。市政协委员工作室评审组通过现场察看、翻阅资料、听取汇报、座谈交流等方式,对其中10个相对成熟的委员工作室开展了现场评审,全面了解各委员工作室的建设情况,提请本次市政协党组扩大会议暨主席会议审定授牌并开展常态化运行。
“为有效推动委员工作室规范化建设,市政协专门研究制定了《政协重庆市委员会关于委员工作室建设方案(试行)》。”市政协委员工作室评审组负责人介绍,市政协委员工作室首先要符合“六有”“五上墙”创建要求。据了解,此次评审的10个委员工作室,从选址开始,便按照面向社会、服务群众要求,精准开展选址。其中,“彩云阳光”、双昌农业园等委员工作室充分利用现有场地,将委员工作室选在文化活动中心、建在产业园区,尽可能与界别群众零距离互动、就近就地协商,方便群众“触手可及、抬腿即到、坐下就谈”。
在创建过程中,各委员工作室均做到了具有相对固定的场地、制作统一规范的标牌、建立完善的工作制度,并按要求规范公示委员工作室标识、委员信息、工作制度等。同时,还采取图文资料上墙、滚动播放视频等方式展示委员风采。
为了让委员工作室更具辨识度,各委员工作室按照“凝聚共识的阵地、服务群众的渠道、协商建言的平台、学习宣传的园地”功能定位,通过组织宣传宣讲、反映社情民意、开展协商建言、服务群众需求等活动,密切联系服务界别群众。同时立足自身特点,结合牵头、参与委员专业专长,将自身元素与政协元素有机融合,营造了轻松、和谐、务实的民主氛围,打造出具有一定辨识度的委员工作室品牌。如“畅行山城”委员工作室,立足交通与旅游、交通与民生融合发展的定位,依托巴渝旧闻馆既有特色,打造了兼具书香氛围和人文关怀的特色委员工作室;重庆地矿委员工作室则专注于研究规划自然、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地灾防治等领域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通过协商建言助力生态环境保护、美丽重庆建设。
据了解,此次审定授牌的10个市政协委员工作室已有100余名市区县政协委员入驻,累计开展学习交流、现场调研、服务群众等各类活动40余次,有效解决了委员联系服务界别群众机制不畅,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方法不多、参与面不广的问题,形成《关于整合特园统战文化资源的建议》《关于全力开展三峡库区危岩整治的建议》等社情民意信息。
“下一步,我们将结合市政协委员履职‘服务为民’活动,在创新活动方式、强化数字赋能、加强理研宣传等方面下足功夫,进一步推动委员工作室建设。”市政协委员工作室评审组负责人表示,将以做实委员履职考核评价为基础,串联起全市政协组织和政协委员的责任链、履职链,推动委员走向基层一线、走进界别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