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政协报数字报纸

国内统一刊号:CN50-0064
微信公众平台:CQZXB999
2024年04月30日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重庆政协报

重庆政协报视野 新袁社区的绿水青山梦 我的《重庆政协报》情缘 龙门浩月 思念老鹰茶 图片 春天抓住我了(组诗)

版面翻页
视野
04
新袁社区的绿水青山梦
□ 作者 文猛

“弹丸之地,山中渔乡”。因为美丽的浦里河,曾经的弹丸之地万州区弹子镇成为人们周末奔赴乡村的热门之地,古桥、琴桥、公路桥,戏水、钓鱼、摘鲜果。人们奔赴的是弹子坝,坝是阳光充足的地方,坝是庄稼生长的地方。在浦里河两岸,自古就有“坝下”“山上”的说法,坝下是富庶的代名词,山上是穷苦的代名词,嫁女一定会嫁坝下。

新袁社区是弹子镇的一个大社区,守望着浦里河,那只是远远地俯瞰,听不见波浪声,闻不见两岸稻花香、油菜花香。新袁在坡上,阳光充足,但坡上没有溪河清清,“山坡石坷垃,红苕洋芋苞谷粑”,这是新袁坡上唱了很多年的歌谣。坡上也有很少的梯田,可惜没有坝下那样的丰收。

让新袁坡上也有风景,让坝下游客上坡来。2016年,新袁社区还没有自己的办公室,镇上就把原新袁乡政府的几间房子借给社区,大家在会议室里讨论了好几天,一个共同的心愿达成,先让社区亮起来,给社区一双明亮的“眼睛”。

社区说的“眼睛”是指长池水库。这是1956年修建的水库,由于没有人经营管理,一汪水漂浮着枯枝败叶,记录着时光的落寞。除了旱季放水灌田浇地,白白蓄着一汪水。社区党支部书记找到考出去的大学生陈斌,请他给长池水库出主意。群山环抱着水库,万达古道上的古老驿站,让陈斌心中一亮。古道、乡村、起伏的山峦、如诗的湖泊,正好可以打造一方心灵的瑶池,让这片长红苕苞谷的山坡也长出诗和远方。

大家就在陈斌带领下,清除水库的枯枝败叶和淤泥,让水域面积一下扩大到1200亩。众山捧湖,湖中有岛。将湖周的500块水田重新开挖,种上荷花,稻田养鱼,让九曲十八湾的湿地一下扩大到6000亩,成为重庆著名的湿地公园,成为候鸟的天堂。为了见证村庄的变化,大家给这片湿地取了一个新的名字:池海。人们奔赴池海,看候鸟、垂钓、吃柴火鸡、赏荷花,成为人们新的打卡之地,央视《远方的家》节目对新袁社区池海作了专门的报道。

最为受益的还是新袁人,他们也像池海的候鸟一样陆续飞回老家,在池海承包水田稻田养鱼种荷花,在家门口挣钱。

池海亮了,但坡还是黄土坡。早些年坡上零零星星种些庄稼,尽管收成微薄,总没有让坡荒废。随着外出打工的人越来越多,坡上长满了荒草,看着格外让人心疼。2019年社区又出去找人投资,终于说动一个老板来流转600亩土地种花椒。花椒树苗种下,大家对坡上的未来充满期待。但还没有等到花椒树挂果,老板因为有新的投资项目,再也顾不上这片花椒地。为了不让土地再度荒芜,社区把花椒地接过来,成立新袁社区花椒股份经济合作联社,采取“社区集体+基地+农户”的模式,村民用土地入股,他们在驻社区乡村振兴帮扶工作组的支持下,还到江津等花椒基地学技术。

有了技术,看着坡上花椒树茁壮的长势,大家心里更加有底。除扩大板栗坪花椒基地规模外,又把松包坪、土包塞、校场坪几百亩土地流转过来,社区花椒基地一下达到800亩,并修建了两间烘烤房和一间冻库。我问社区党支部副书记梁远龙,你们去年卖出多少斤干花椒?梁远龙自豪地说,花椒挂果第一年就卖出了3万多斤。因为阳光充足,海拔较高,花椒品质非常好,光是本地火锅店都供不应求。新袁人走出了一条花椒致富路。

现在正是花椒开花的季节,那一簇簇翠绿小花透出沁人心脾的香味。板栗坪花椒园里,有10多名工人正在除草施肥。他们告诉我,平常在花椒园务工的有30多人,摘果时有上百人。花椒基地是社区集体的产业,大家都会把心思花在花椒树上,那是大家共同的收成。务工挣钱,入股土地挣钱,村里分红挣钱,花椒就是我们新袁人的致富果、幸福果。

站在板栗坪上,清吉寨、黑山寨、四方寨护卫着这方花椒园,坡下是波光潋滟的池海公园,头上是高远的蓝天。山风吹来,沁人心脾,这就是新袁人的绿水青山梦,金山银山梦。

录入:徐影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重庆市委员会 地 址:重庆市渝北区红锦大道68号 邮 编:401147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