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还在读小学时,就特别喜欢读书看报。不管什么报刊文章,我都读得津津有味。
1986年,我考上了乡镇招聘干部,恰逢《重庆政协报》公开发行,乡政府办公室订了一份,我不禁喜出望外。报纸一到,第一个读者必是我。作为基层干部,我需要经常下乡与群众打交道。《重庆政协报》政策性强、知识面宽,我常用里面的内容为老百姓宣传政策和乡村文明。除了细细阅读政协新闻,我还特别喜欢文学副刊,上面登载的文学作品每次读完都让人意犹未尽。久而久之,《重庆政协报》成了我的良师益友。
在多年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我始终没有离开过《重庆政协报》,我的办公桌上、文件柜里,乃至床头床尾,到处都堆满了报纸。三十多年来,我收藏的报纸装满了几大箱子。记得那次搬家,我从水口镇搬到城区居住,到了晚上才发现收藏多年的《重庆政协报》不翼而飞。我很焦急,追问之下才得知,妻子因为东西多,把旧报纸卖给了收荒匠。我一听,心里凉了半截,赶快追问卖给了谁。幸运的是,那个收荒匠就在场边不远处居住。我连夜跑到车站附近拦下一辆出租车赶到小镇,从收荒匠家里把报纸重新购回。
文章读多了,我心就痒痒起来,开始给报刊写稿。当作家和新闻记者,是我少年时期就有的梦想。而让我在文字领域有所作为的,无疑是《重庆政协报》这个学习和写作的老师,她激发了我的文学梦想,帮助我成长。我摒弃其他一切不良嗜好,把全部业余时间用于学习和写作。
我先为县级广播电台写新闻稿,后来又写文学作品。最开始发表在县级报,后来是省级专业文学期刊和新闻报刊,再后来还登上了国家级双效期刊、由中国作家协会编辑出版的《中国作家》杂志,连续发表了5部微电影文学剧本。
因为经常在报刊发表文章,镇党委安排我到党政办专门从事文字写作工作。2015年,我被任命为党政办主任,工作起来得心应手。我兼任区委办、区政府办信息员,信息工作每年都居全区前列。后来,我被铜梁区政协聘为业余通讯员,多篇文章登上了《重庆政协报》,经常发表新闻通讯及文史类文章,在副刊发表散文、小小说和纪实文学,接二连三见报使我欣喜若狂,大大提振了我写作的信心。
担任区政协通讯员近10年,我每年都被区政协评为优秀通讯员,2019年还获评重庆市政协优秀通讯员。2018年,我的通讯《“穷弟弟”和“富姐姐”》刊登在《重庆政协报》头版,当年获得重庆市政协“乡村振兴的政协力量”征文大赛三等奖;2019年,通讯《黑哥遇“仙”记》获得了重庆市政协“脱贫攻坚的政协力量”征文一等奖。2017年,我出版了散文集《乡村工匠》;2018年,我成为梦寐以求的重庆市作家协会会员;2021年,我又出版了为中国共产党诞辰100周年献礼的文学作品集《追梦人》。我感到非常幸运,是《重庆政协报》引我走上了写作道路,给我插上了写作的翅膀。
《重庆政协报》伴我走过了三十多个春秋,她已经彻底融入了我的生活,成为我生命不可或缺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