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高吕艳杏)如何推动工业企业产业工人队伍建设,为潼南区制造业发展夯实人才基础?近日,在潼南区政协常委会会议上,委员们围绕“工业企业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纷纷建言献策,亮出“金点子”。
据了解,潼南区现有产业工人9.3万余人,绝大多数工业企业产业工人集中在工业园区,分布在化工新材料、食品及农产品加工、电子信息等行业。协商会前,该区政协调研组分别赴企业、院校和相关单位,围绕“工业企业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开展调研,并赴四川德阳市、绵阳市和重庆九龙坡区、涪陵区等地考察学习。
调研组发现,近年来,潼南区工业企业产业工人队伍有所壮大,但产业工人素质有待提升,配套服务和部门协作有待进一步加强。如何打通发展壁垒?协商会上,委员们积极出谋划策。
罗瑛委员认为,相关部门应积极引导企业主动参与产业工人队伍建设,不断优化产业工人职业发展环境,全面提升产业工人技术技能水平,激励产业工人在工作岗位建功立业,形成企业育人、人才强企的良性循环。邹为敏委员建议,企业出资人和管理层带头并引导产业工人加强学习,丰富职业理论知识,同时积极动员组织产业工人参加区内外各级各类劳动技能培训和比赛,提高职业技能实操能力。
谢强常委在调研中发现,该区在推动产业工人职业教育方面,还存在专业与产业匹配度不高的问题。对此,他建议,进一步加大职业教育投入,加强教师教学能力建设,加强与区外职业院校交流合作,创新合作办学机制,深入推进产教融合。王黎常委提出,应强化法治、财政、权益和服务等方面的配套服务保障。刘博予委员呼吁,建立产业工人队伍发展情况动态监测分析平台,以数字化赋能,创新探索科学化、精准化、实效化产改新路径。
针对委员们的建议,潼南区经济信息委相关负责人回复表示,下一步将强化政治引领,筑牢产业工人思想防线;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夯实产业工人发展根基;强化技能培训,提升产业工人能力水平;深化“产教融合”,共育产业工人创新发展;强化部门服务,维护产业工人合法权益。
“此次协商会选题扣得紧,问题找得准,建议提得实,达到了聚识聚智聚力、提升协商议政实效的目的。”潼南区政协主席张彬表示,要充分统筹有关部门力量,精准有效服务产业工人,更加有力建设高质量产业工人队伍,为潼南制造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